快中子辐射对板栗诱变的效应初报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根据中子的电离密度大,是一种较好的诱变因素这一特性。对板栗进行了辐射诱变试验研究,初获明显效应。本试验于1975—1979年采用快中子对广东阳山油板栗枝条进行了辐射处理。嫁接育成一批油板栗的新植株。这批新植株在品性上与原种相比有明显的变异。其表现为:1.矮化:新植株普遍比对照株约矮1/2。2.雄花减少:新植株的雄花穗长度普遍比对照缩短1/3,平均花数少30.6%。3.结果期早和成熟期提前:新植株在定植后第二年就开始结果,而且果实的成熟期提前15天左右。4.一苞多籽:在已结果的新植株中有1/2以上的新植株均出现一苞多籽。新植株单株产量比对照增产193%。5.通过镜检,发现新植株叶背星状毛约增加一倍,且形态变异;叶栅栏组织增厚10微米;叶主脉的导管增多等优良性状。试验仍在进行之中。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朱干波.快中子辐射对板栗诱变的效应初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1,(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