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高产栽培理论研究——种植密度与群体光合性状及干物质生产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本试验以黄麻圆果种粤圆五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三种密度群体的光合性状和干物质生产的变化。 各生长期不同密度的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产量都有显著的差异,这是由于株数不同所致;群体内光强分布和净同化率的差异不大;经济系数保持恒定。同一密度的群体,叶面积及干物质产量随生长而变化,主要是由于单株叶面积及干物质产量的变化所致。 在试验范围内,总叶面积的变异范围比平均净同化率的变异范围大,总叶面积与干物质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17),总叶面积的变异是干物质产量不同的主要原因。 因此,高产栽培主要是采用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去促进叶面积的有利发展,而在目前生产上采用的种植密度范围内,企图通过改变种植密度来提高净同化率及经济产量系数以致增加干物质产量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梁计南,罗国兴.黄麻高产栽培理论研究——种植密度与群体光合性状及干物质生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2,(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