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小麦根腐病初侵染源及土壤孢子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小麦根腐病是广东小麦重要病害之一。病原菌在干旱土壤中可存活281天以上,在淹水土壤中80天使死去,“麦→稻→稻”水旱轮作制的地区不存在土壤带菌问题。室外堆放的病秆所带分生孢子可存活281天以上,但菌丝体在220天以前死去,不能产孢传播。室内人工接种有6种作物和11种杂草感病,其中甘蔗、茭白、雀稗、纤毛鸭咀草和川谷为前人所未报道。但大田调查结果,除小麦外迄今未见有自然感病寄主。种子带菌很普遍,是广东小麦根腐病的主要初侵染源。 本试验对Ledingham和Chinn的土壤孢子数估算法作了改进,测定方法简单,较为准确,可供田间孢子量测定之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吴柏材,黎毓干.广东小麦根腐病初侵染源及土壤孢子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3,(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