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芽瘿蚊的初步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茶芽瘿蚊(Contarinia sp)是我国茶树上新记载的一种害虫,在广东一年发生三代,以幼虫越冬。幼虫期为30~160天;蛹期6~10;成虫寿命平均3.0~4.5天,卵期4~11天。成虫飞翔扩散能力不强,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产卵于刚萌动的芽上,孵化后幼虫侵害嫩芽,使芽结成虫瘿。每雌产卵量60~80粒,幼虫终生在芽苞内为害,老熟后落土化蛹。调查了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防治此虫,采用人工摘除瘿苞和幼虫出苞期及成虫羽化出土盛期在茶篷下施药效果较好,可用药剂DDVP,杀灭菊酯。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谢振伦.茶芽瘿蚊的初步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5,(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