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杜鹃花杀虫活性成分及其对害虫毒杀作用的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STUDIES ON THE INSECTICIDAL PRINCIPL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YELLOW AZALEA, Rhododendron molle G. Don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作者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报道黄杜鹃花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结果,三种对害虫具有较高活性的化合物——闹羊花索-Ⅲ、Grayanotoxin-Ⅲ和Kalmanol已被分离出来,其中以闹羊花素-Ⅱ为主要杀虫有效成分,在花中含量最高,达0.2%,另二种化合物的含量仅为0.04%。这三种化合物对马铃薯甲虫和草地夜蛾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强弱顺序为闹羊花素-Ⅱ> Grayanotoxin-Ⅲ=Kalmanol.闹羊花素-Ⅱ或花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马铃薯甲虫和草地夜蛾的盆栽药效试验表明,防治效果良好,此外,对杂拟谷盗成虫亦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和控制种群的作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胡美英 赵善欢.黄杜鹃花杀虫活性成分及其对害虫毒杀作用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3):9-1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