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BC2F2群体对分蘖数QTLs的动态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农业厅和财政厅攻关项目,农业部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基金


Dynamic Analysis on Tiller Number QTLs in a BC2F2 Population Between Oryza sativa and O.rufipogon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以广陆矮4号Oryza sativa ssp. indica为母本,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为父本杂交和回交构建了1个含122个单株的BC2F2群体,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分蘖数及其增量的QTL定位分析,确定了与水稻分蘖数有关的QTL数量及其表达时期. 结果表明,共有9个QTLs与水稻分蘖数有关,它们分布在第1、2、5、8、9和11号染色体的相应标记区间内. 各个QTL对分蘖数均表现出加性和显性作用,且多数位点的显性作用强于加性作用. QTL的表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5个QTLs主要集中在一定时段内表达. 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水稻分蘖数QTLs在某个时期的"静态"信息,而且提供了它们在整个发育期的"动态"信息,为有效发掘利用普通野生稻资源中蕴藏的有利分蘖数基因提供了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程桂平,冯九焕,刘向东,刘桂富,李金泉.利用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BC2F2群体对分蘖数QTLs的动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