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2021A1515012090)
目的 研究高、低温诱导家蚕Bombyx mori滞育发生时蚕卵蛋白质修饰的差异,为后续深入探究昆虫滞育诱导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饲养二化性家蚕品种,筛选出稳定的受高、低温诱导滞育发生的家蚕品系。以此为材料,分别于25和15 ℃孵化蚕卵,敏感期和点青期取样进行表观遗传学研究,通过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蛋白修饰的差异。结果 高温(25 ℃)组蚕卵蛋白的甲基化修饰水平始终高于低温(15 ℃)组,点青期有显著差异;高、低温处理组之间的乙酰化修饰水平一直差异显著,在点青期高温组显著低于低温组;低温组的泛素化修饰水平始终高于高温组,尤其是发育前期;磷酸化修饰水平整体较高,但高、低温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丙二酰化在高、低温处理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琥珀酰化的修饰水平始终较低,在发育后期有明显的差异修饰蛋白出现。结论 蚕卵在25 ℃催青过程中蛋白质泛素化和乙酰化修饰水平与15 ℃低温组在全时期都存在显著差异,甲基化修饰水平在点青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甲基化、泛素化和乙酰化修饰在家蚕早期滞育诱导过程中起作用。
宋宇航,白旭,冯嘉伟,尹延萍,肖阳,杨婉莹,钟仰进.高、低温催青诱导家蚕滞育发生中的蛋白质修饰[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2,43(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