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殷雅明 吴显华.应用血液蛋白遗传标记研究广东鸡种类缘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10(3):67-75.
- [2]张细权,吴显华,魏彩藩,李汉乔,丘陵.粤黄鸡分化品系血液蛋白质多态性基因频率的变化[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1(Z1).
- [3]周怀军,赵万里,周勤宣.引进肉用配套鸡种群体遗传结构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3(3).
- [4]刘博,谢芳,陈国宏,张学余,吴信生.我国部分地方鸡种血浆蛋白质(酶)多态性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1):10-14,17.
- [5]庞有志,邹继业,徐廷生,李普宾,王天增,徐玉国.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血红蛋白及转铁蛋白的遗传多态性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1992(2).
- [6]马建岗,路兴中.应用蛋白质多态性对家鸡起源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0(1):72-75.
- [7]高玉时,李慧芳,陈国宏,屠云洁,王克华,陈宽维.地方鸡种微卫星DNA指纹图谱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3):313-318.
- [8]张学余,陈国宏,韩 威,朱云芬,陆进红.7个地方鸡品种间遗传分化和聚类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2):225-229.
- [9]王得前,陈国宏,吴信生,张学余,王克华,成荣,刘博,徐琪,周群兰.运用微卫星技术分析中国地方鸡品种的亲缘关系[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4(2):1-6.
- [10]王勇,晁生玉.青海石鸡血清淀粉酶同工酶酶谱及其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57-15258.
- [11]郝怀志,昝林森,刘丑生.13个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7-14.
- [12]李慧芳,章双杰,陈宽维,汤青萍,高玉时,陈国宏.我国重点保护地方鸡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3):21-24.
- [13]束婧婷,宋卫涛,朱文奇,单艳菊,章明,陶志云,胡艳,徐文娟,李慧芳.PGC-1α基因在两种类型鸡骨骼肌间的表达差异[J].江苏农业学报,2013(1):121-125.
- [14]杨贤智.我省有地方畜禽资源品种17个[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7(3):21-21.
- [15]屠云洁,陈宽维,章双杰,汤清萍,高玉时,李慧芳,苏一军.3个鸡种A-FA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4):44-46,67.
- [16]金伟栋,洪德林.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构建[J].江苏农业学报,2007,23(6):516-525.
- [17]段云裳,姜燕华,王丽鸳,成浩,王玉花,黎星辉.中国红、绿茶适制品种(系)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SR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99-109.
- [18]我国优质土鸡品种的分布[J].现代农业
- [19]屠云洁,苏一军,王克华.清远麻鸡H-FABP和A-FABP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4):53-58.
- [20]黄勋和,陈洁波,何丹林,张细权,钟福生.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中国地方鸡品种的重新评估[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3):2622-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