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梁计南 黄丽娜.红麻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的品种间差异的初步研究:II.顺面积…[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3):125-130.
- [2]梁计南,黄丽娜.红麻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的品种间差异的初步研究 Ⅱ.叶面积和比叶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3).
- [3]梁计南 黄丽娜.红麻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的品种间差异的初步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1):39-45.
- [4]黄丽娜 梁计南.红麻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的品种间差异的初步研究:Ⅲ.干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15(3):118-123.
- [5]梁计南,黄丽娜.红麻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的品种间差异的初步研究 Ⅰ.净同化率[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
- [6]黄丽娜,梁计南.红麻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生产的品种间差异的初步研究Ⅲ.干物质生产及其与光合特性的关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3).
- [7]郭清泉.Zhu麻不同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Ⅱ.叶片光合生理…[J].湖南农学院学报,1993,19(6):550-557.
- [8]刘洪章 祖桂杰.苹果梨田间光合生产特性的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1,13(4):40-42,47.
- [9]郭清泉.苧麻不同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Ⅱ.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6).
- [10]肖晓梅.ALA和MgSO4处理对红掌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4(12).
- [11]李霞,高亮之,金之庆,焦德茂.水稻光合对温光逆境适应性的品种间差异[J].江苏农业科学,1997(1).
- [12]苏东凯,周永斌,唐庆华,曹立科,周大鹏,张洪伟,金福宇.不同杨树品种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2):39-41.
- [13]地表O3胁迫下冬小麦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累积变化的模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14]吴荣军,郑有飞,赵泽,胡程达.地表O_3胁迫下冬小麦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累积变化的模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2).
- [15]兰进好,张宝石,周鸿飞,刘源霞,李洪利.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差异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1):12-15.
- [16]张俊国,张三元,杨春刚,郭桂珍,孙强.水稻氮高效品种资源筛选的初步研究Ⅰ.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品种间差异[J].吉林农业科学,2008,33(6).
- [17]李木英 石庆华.水稻根系营养吸收特性及其与干物质生产和稻米品种关系的…[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8(4):376-382.
- [18]徐刚,张昌伟,李德翠,孙艳军.温室番茄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型的建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171-176.
- [19]李林 沙国栋.汕优63群体的光合生产特性研究:II.群体的光合与同化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1989(8):7-9.
- [20]姜明兰 钟文田.组织培养生产高山红景天有效成分的研究:II.高山红景天愈…[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26(2):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