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 Schuh的触角,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触角由基节、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绝大部分触角感器位于触角的背面、腹面和外侧面.早、6两性触角上均存在7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具弯钩形感器、蒲姆氏鬃毛和腔形感器,各种感器在早、6两性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没有明显的区别.此外6性触角还有3种感器,即乳形感器、钟形感器和圆柱形感器,其功能可能与接受性信息素有关,其中乳形感器是一种新发现的昆虫触角感器.
高泽正,吴伟坚,梁广文.中华微刺盲蝽触角环境扫描电镜观察[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7(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