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字段 检索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Vol. 40 Issue (S1): 40-45  DOI:

引用本文  

刘珍云, 王青来, 向有为, 等. 大白专门化品系W62系的选育[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40(S1): 40-45.
LIU Zhenyun, WANG Qinglai, XIANG Youwei, et al. Breeding of Landrance specialized line W62[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9, 40(S1): 40-45.

基金项目

863计划(2011AA100304);广东省科技计划(2011A020102003)

通信作者

吴珍芳(1970-), 男, 教授, 博士, E-mail:wzfemail@163.com

作者简介

刘珍云(1975-), 男, 副总畜牧师, E-mail:272753441@qq.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9-08-28
大白专门化品系W62系的选育
刘珍云1, 王青来1, 向有为1, 王建兰1, 李娅兰1, 刘敬顺1, 蔡更元1,2, 武亮1, 吴珍芳1,2    
1. 广东温氏种猪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新兴 527400;
2.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2001年从法国伊彼得种猪优选公司引进的大白公猪23头、母猪115头,同年从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引进的法系大白公猪6头、母猪78头,合并组成基础群,在清远原种场进行选育。采用开放式闭锁繁育方法,期间引入外血,优化血缘血统,加强种猪体型、繁殖性能的选育。经过近10年的选育,培育成了W62系,具有体型高长、产仔数高的突出特点,适合作为高产和大体重上市配套系。
关键词专门化品系    W62系    选育    
Breeding of Landrance specialized line W62
LIU Zhenyun1, WANG Qinglai1, XIANG Youwei1, WANG Jianlan1, LI Yalan1, LIU Jingshun1, CAI Gengyuan1,2, WU Liang1, WU Zhenfang1,2    
1. Guangdong Wens Pig Breeding Co., Ltd., Xinxing 527400, China;
2.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Swine Breeding Industry/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The nucleus herd was composed by 115 sows and 23 boars imported from Hybrid Company of France in 2001, and 78 sows and 6 boars from Pig Breeding Center of Beijing. The open systematic breeding and the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BLUP) method were used in the breeding system. The specialized line W62 was obtained after nearly ten years of breeding. The line W62 possessed the characters of high and long body and high reproduction performance. This line was a suitable dam line in the WS501 Synthetic Line.
Key words: specialized line    W62    breeding    
1 基础群的建立

W62系的基础育种素材主要来自2001年从法国伊彼得种猪优选公司引进的大白公猪23头、母猪115头,以及同年从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引进的法系大白公猪6头、母猪78头,合并组成基础群在清远原种场作为母系母本群选育。

2 育种目标

按照专门化母系来选育,以繁殖性能高、生长速度快、体型高长、背膘薄为选育方向,以产仔数、达115 kg时背膘厚、30~115 kg日增重、达115 kg时眼肌面积为主选性状,注重高长的体型选择。具体标准如下:

1) 体型外貌:体型高长,头中等大、鼻面直或微凹,耳竖立;胸深背宽、背腰平直、前胛宽、背阔、后躯丰满,呈长方形体型;四肢健壮,被毛全白。有效乳头数7对以上,排列均匀、整齐。

2) 肥育性状:校正30~115 kg日增重, 公猪达880 g、母猪850 g。

3) 胴体性状:校正115 kg背膘厚, 公猪15.0 mm、母猪16.0 mm;校正115 kg眼肌面积, 公猪32 cm2、母猪30 cm2

4) 繁殖性状:母猪初配日龄220~245 d,初配体重120 kg以上, 平均总产仔数12.2头以上(初胎11.2头以上),平均产活仔数10.5头以上(初胎9.5头以上),平均产健仔数10.0头以上(初胎9.5头以上),平均21日龄窝重54 kg以上(初胎52 kg以上)。

5) 各性状经济加权值:校正背膘厚0.15、校正日增重0.20、眼肌面积0.10;产总仔数0.20、产健仔数0.20、21日龄窝重0.15。

3 专门化品系选育 3.1 选育方法

W62系的选育以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开放式核心群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在选育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引入相同品系公猪精液补充优秀血缘,优化种猪血缘,核心群公猪的血缘数保证至少13个以上。

在选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选配和选留来控制群体的近交程度和提高群体的遗传性能。选配时,主要根据种猪的遗传性能和亲属及本身的遗传缺陷情况,结合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和血缘配种量,在控制血缘配种量和防止近交的条件下,主要采用优配优、辅以优配差的方式来提高后代的遗传性能。

选育初期,各血缘进行均衡配种,经过1~2个世代,不同血缘之间有了分化,不同血缘配种量需要按照性能来进行控制,即按照1年配种量计算每个血缘年配种量,中等性能的血缘配种量为年度单血缘平均数,优秀血缘的最高配种量为血缘平均配种量的130%,最差血缘的最低配种量为平均血缘配种量的30%。

后代经过出生、断奶、进测定站、终测等阶段的选留。出生、断奶、进测定站这几个阶段的选留主要根据选择指数和体型外貌、遗传缺陷、亲属的性能等对候选个体进行筛选。终测时,育种技术员对测定站的后备种猪进行规范测定,然后用BLUP方法估计测定种猪主要性状的育种值,再按照各主选性状的经济加权合成选择指数,结合现场综合评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留优秀个体进入核心群的后备种猪。为了提高群体遗传性能,要求选留进入核心群的个体优于基础群中的亲属个体,这就需要控制选留率,一般情况下,母猪的进站选留率为15%~20%,公猪的选留率为1%~2%。为了加快遗传进展传递,核心群种猪要加快更新力度,一般情况下,为了缩短世代间隔,核心群公猪年更新率为100%,母猪年更新率75%。

3.2 血统和选择性状的演变

2005年前,该品系主要进行基础群组建和扩群,2005年存栏种猪血统有21个。在后面的选育过程中,淘汰繁殖性能低、生长发育差、体型较差的10个血统;至2014年底,还剩11个性能优秀的血统:000842、001054、00Q181、00Q365、000006、000525、002669、004533、008440、110949、110973。血统选择演变具体情况见表 1

表 1 W62系的血统选择演变情况

从2002年开始,共选育7.45个世代,平均世代间隔为1.51年。该品系预期作为母系母本利用,最初主要选择总产仔数、健仔数、活仔数、21日龄窝重、生长速度、背膘厚等性状。随着B超背肌测定仪的使用,将眼肌面积也纳入了遗传评估。同时,对种猪的体长也开始进行选择。经过选育,群体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3.3 各血统的近交系数

W62系各血统的近交系数见表 2。由表 2可以看出,各个血统的近交系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表 2 W62系中各血统的近交系数 
3.4 W62品系的选育进展

W62系从2002年开始的繁殖性能情况见表 3。由表 3可以看出,该品系的总产仔数、活仔数、21日龄窝重的表型值都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健仔数也有所提高。总产仔数从2005年的初产12.17头、经产12.61头提高到2014年的初产13.25头、经产13.71头,分别提高了1.08和1.10头。产活仔数从2005年的初产11.13头、经产11.48头提高到2014年的初产12.11头、经产12.45头,分别提高了0.98和0.97头。产健仔数从2005年的初产9.99头、经产10.33头提高到2014年的初产11.06头、经产11.22头,分别提高了1.07和0.89头。21日龄窝重从2005年的初产63.14 kg、经产63.73 kg提高到2014年的初产64.46 kg、经产65.88 kg,分别提高了1.32和2.15 kg。4个繁殖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全部呈现逐步下降趋势,2007年均为20.0%以下,2014年均为18.5%以下,说明该性状从遗传上趋于稳定、一致。

表 3 专门化品系W62主要繁殖性状表型测定的变化趋势1)

W62系自2002年以来的生长性状测定情况见表 4。由表 4可以看出,该品系的校正30~115 kg日增重、眼肌面积的表型值有所升高,校正背膘厚总体上逐渐下降。该品系校正30~115 kg日增重2005年为公猪929.41 g、母猪882.39 g,2014年为公猪946.96 g、母猪901.95 g,分别提高了17.55和19.56 g;校正眼肌面积2012年开始测定,公、母猪分别为34.98和35.79 cm2, 2014年达到37.93和40.00 cm2,分别提高了2.95和4.21 cm2。校正背膘厚2005年公猪14.64 mm、母猪17.37 mm,2014年达到公猪13.56 mm、母猪14.71 mm,公、母猪分别下降1.08和2.66 mm。遗传上也趋于稳定,2014年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8.5%以内。

表 4 专门化品系W62主要生长性状表型测定的变化趋势1)

W62系自2002年以来的体长、体高测定情况见表 5。由表 5可以看出,该品系的体长、体高的表型值都略有上升,但幅度较小。2014年体长公猪118.95m、母猪117.89 cm;体高公猪58.95 cm、母猪58.45 cm。2个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都比较低,各年度略有下降,2014年均在3.2%以内,说明该性状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较小,且通过选育从遗传上一致性更好。

表 5 专门化品系W62主要体尺性状表型测定的变化趋势1)

W62系的主要繁殖和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趋势见表 6。由表 6可以看出,W62系繁殖性状中,总仔数在2002—2004年间有所上升,在2004—2010年间呈下降趋势,在2010—2014年间缓慢上升;活仔数在2002—2008年间呈缓慢下降趋势;健仔数在2002—2010年间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原因是这个阶段是对活仔数进行选育;21日龄窝重在2002—2008年间也是缓慢下降,2008—2014年又缓慢上升。生长发育性状中,日增重在2002—2014年期间总体为上升趋势;校正背膘厚在2002—2005年间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后期降速减慢,这是因为作为母系猪,限制了背膘厚的下降;眼肌面积的变化趋势不明显。W62作为母系母本使用,主要是对其繁殖性能进行选育。由于繁殖性能选育较难,前期选育力度不够,在2009年后加强对繁殖性能选育,选育效果比较明显。

表 6 专门化品系W62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1)
4 小结

W62系经过2002—2014年13年的选育,繁殖性能提升较多,生长发育性状维持在比较好的水平,种猪的体高和体长都有一定的提高,可以满足大体重上市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FALCONER D S, MACKAY T F C. 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genetics[M].4ed. 1996. (0)
[2]
王爱国. 猪配套系育种目标与技术体系[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5(3): 26-29. (0)
[3]
朱吉, 刘爱平, 彭英林, 等. 优质瘦肉型猪爱平系生长肥育性能选育进展分析[J]. 家畜生态学报, 2009, 30(6): 33-39. (0)
[4]
周继平. 近交对高原瘦肉型猪品系选育效果的影响[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 38(5): 14-15. (0)
[5]
宋忠旭, 梅书棋, 李良华, 等.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1系基础群的组建[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5): 1150-115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