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玻片凝集试验在植物细菌病害鉴定上的应用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血清学玻片凝集反应方法自从1962年Gehring和1965年Morton以及1977年Dickinson和Lucas分别展开了对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和柳树萎蔫病(Erwinia Salicis)鉴定以来,直到目前为止还只应用于这些病的鉴定。 本报告介绍的方法除了能用于青枯病鉴定之外还第一次成功地应用于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和白菜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Var.carotovora)的鉴定。以植物病原细菌抗血清与其相对应的病株汁液进行玻片凝集反应试验,在10—20分钟内可以见到明显的凝集反应现象,而与非对应的病株汁液进行试验则没有反应,方法简单而准确,对于这些细菌病的快速鉴定是非常有用的。 玻片凝集反应试验虽然已在某些植物病毒病的田间鉴定中广泛应用,但在植物细菌病害方面的应用不多。早在六十年代,Morton、Gehring等用青枯菌抗血清与其相对应的病害汁液进行玻片凝集反应试验获得成功。但此法应用很少,发展很慢,直至七十年代除作物青枯病(Ps.Solanacearum)外还只有柳树萎蔫病(Erwinia Salicis)应用来进行快速鉴定。 由于细菌性病害的常规鉴定方法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既不能满足检疫工作的需要,也很不容易用来确诊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典型症状的标样以及人工接种发“病”的大批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赖文姜,曾宪铭,陈俊英,范怀忠.血清学玻片凝集试验在植物细菌病害鉴定上的应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0,(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