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冷害征状及生理指标和有效防寒措施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冷害严重影响我省香蕉生产发展。本文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广州市郊冬季低温天气对大种高把香蕉作处理,观察低温下植株的变化并作冷害生理指标测定。此外,为作抗寒的探索在蕉园里采用高空喷灌和树体喷抑蒸保温剂两项防寒试验。 香蕉植株在人工模拟的低温条件下,到10℃时生理作用受阻,5℃时冷害征状出现,3℃时冷害严重,征状显著,1℃下植株死亡。大田生产中从5℃开始就必须防寒,有1℃出现的地区不宜发展香蕉生产。 低温下香蕉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其出现早于冷害征状。这种变化取决于低温的严酷程度及时间。温度较高、时间较短,伤害不严重则透性增加小而且可逆,反之透性激增并不可逆。这变化可作为鉴定香蕉冷害的生理指标。 低温下香蕉生理作用异常,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显著降低;3℃以上呼吸作用降低,3℃以下呼吸作用不正常地升高。 低温使香蕉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破坏,3℃下叶绿体受破坏,1℃时线粒体结构也破坏了。其结果是引起细胞的死亡。 冬季寒潮期间,气温在5℃至1℃,人工喷灌水温为10~20℃,对香蕉不起防寒作用。冬季适时对香蕉树体喷抑蒸保温剂有一定防寒效果,可减轻冷害的征状。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黄晓钰,季作樑,李沛文.香蕉冷害征状及生理指标和有效防寒措施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2,(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