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突圆蚧防治指标的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STUDIES ON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ECONOMIC THRESHOLD OF THE PINE NEEDLE HEMIBERLESIAN SCALE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制定松突圆蚧(Hemilerlesia pilysophila Takagi)防治指标的方法.根据虫害发生特点,从个体及群体两种水平进行了研究.个体危害程度可分为4个等级,结果表明Ⅱ至Ⅳ级不同树冠层的虫口密度呈有规律变化,虫口密度随危害程度增大而减小;Ⅲ级后材积连年生长量显著下降,Ⅳ级超过极显著水平.在群体(即林分)水平来看,稔山平均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寨场山.以林分受害指数作为群体受害程度的测度.惠东县寨场山、稔山及海丰县圆墩平均受害指数分别为37.49%、28.42%和33.95%.调查数据表明,林分材积损失率随林分受害指数变化大致为一条Logistic曲线,通过计算机拟合,得林分材积损失率的估测模型.根据防治指标定义和估测模型推导出寨场山、稔山及圆墩3种立地类型的防治指标依次为34%、47%及30%(以受害指数表示),由经济为害水平(EIL)定义出发,我们得到相应的3种防治决策函数.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梁波 苏星.松突圆蚧防治指标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90-9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