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在广东省的动物中检出的肿瘤(第二报)

      1980(4).

      摘要 (1070) HTML (0) PDF 5.17 M (1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报告了在广东省各地于668例动物中检出了一批肿瘤,其中10种肿瘤计64例已整理于本文的第一报中,这64例全部均为恶性肿瘤,其中比较重要的肿瘤有鼻咽癌、鼻腔癌、副界窦癌和食管癌等。涉及的动物有猪、牛、家禽和野生动物。 在本文(第二报)中,作者继续报告了从这688例动物中检出的第二批肿瘤计12种共63例(恶性肿瘤8种57例,良性肿瘤4种6例),受这些肿瘤侵害的除哺乳动物和卵生动物外,还有鱼类。其中比较重要的肿瘤有原发性肝癌、小肠癌、结肠癌、肾癌、口腔癌和乳腺癌等。作者指出,在人群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很高的广东省各地,于各种动物中相应地发现了这种恶性肿瘤,有助于对肝癌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学的深入研究。肾癌、口腔癌、小肠癌、结肠癌和乳腺癌这些罕见的肿瘤首次在我国检出,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鱼类首次检出了圆形细胞肉瘤,反映了动物间肿瘤的分布的日益广泛。作者报告了上述这些肿瘤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特征和其他有关资料,并对其中的一些肿瘤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 内吸杀菌剂苯来特和多菌灵对植物致病菌的毒力和防病效果的比较试验

      1980(4).

      摘要 (1389) HTML (0) PDF 845.41 K (1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下列两种作物病害,在盆栽植株上或田间植物上用各种不同方法进行试验,比较苯来特和多菌灵两种内吸杀菌剂的各种防病作用的效果:(1)水稻纹枯病菌(Pelliculariasa-sakii);(2)花生叶斑病菌(Cercospora personata和C.arachidicola);并用水稻纹枯病菌和香蕉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musarum)分别用生长速率测定法和抑制圈法比较此两种化合物的杀菌毒力。除花生叶斑病在田间的试验采用药剂的重量作标准外,其他在用盆栽植物进行的试验中均采用克分子数作为标准进行比较。 各种不同试验的结果一致表明,苯来特的毒力和防病效果,都比多菌灵大,特别是在用同样的克分子数的毒效作为比较标准时,差异更为明显。用生长速率和抑制圈方法分别测定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菌和香蕉炭疽病菌的结果说明,苯来特比多菌灵的毒力分别大1.37~1.66倍和5.04~10.22%。这两种药剂存在这种差别,看来与苯来特的分解产物中除MBC(即多菌灵)外,还有异氰酸丁酯这个事实有关。 苯来特和多菌灵的毒力,在不同品种的水稻上的反应有些不同,主要表现在药剂对植株的保护作用。在红梅早上,两者的差别很小,在二九矮上没有区别,而在珍珠矮上则差别显著。

    • 花生全苗增产技术研究 Ⅱ.花生种子贮藏生理和技术研究

      1980(4).

      摘要 (1237) HTML (0) PDF 615.96 K (1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前文报道,秋植花生种子比春植花生种子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用秋植花生种子播种可提高出苗率。为要了解春植花生种子在贮藏期间生活力衰退的原因,我们在1962—1967年间用“狮选64”品种春植花生种子进行贮藏生理和技术的研究,结果如下。 1.荚果不同晒干程度贮藏试验的结果表明,入贮前及贮藏期间的种子含水量在6%以下的种子,在室温下贮藏202天(至翌年春播前)仍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种子含游离脂肪酸较少,发芽率高达100%,出苗率达90—96%,发病率较低。含水量在6%以上,种子迅速变质,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而发芽率和出苗率下降;发病率亦增加;种子含水量愈高,则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发病率愈高而发芽率和出苗率愈低。 2.种子在不同相对湿度中贮藏的试验结果表明,充分干燥(含水量在6%以下)的种子在50—60%以下的相对湿度中贮藏194—206天(至翌年春播前),仍能保持其生活力,种子含水量在6%以下,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发病率较低而出苗率较高(88—93%),幼苗生势健壮。贮藏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在60%以上,则种子含水量亦增加至6%以上,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发病率均增高而出苗率则下降。 3.几种不同贮藏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缸藏加生石灰并用泥封口的方法最好,用此法贮藏的种子在翌年春播时大田出苗率达84.8—96.3%。其次

    • 血清学玻片凝集试验在植物细菌病害鉴定上的应用

      1980(4).

      摘要 (1477) HTML (0) PDF 308.89 K (13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清学玻片凝集反应方法自从1962年Gehring和1965年Morton以及1977年Dickinson和Lucas分别展开了对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和柳树萎蔫病(Erwinia Salicis)鉴定以来,直到目前为止还只应用于这些病的鉴定。 本报告介绍的方法除了能用于青枯病鉴定之外还第一次成功地应用于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和白菜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Var.carotovora)的鉴定。以植物病原细菌抗血清与其相对应的病株汁液进行玻片凝集反应试验,在10—20分钟内可以见到明显的凝集反应现象,而与非对应的病株汁液进行试验则没有反应,方法简单而准确,对于这些细菌病的快速鉴定是非常有用的。 玻片凝集反应试验虽然已在某些植物病毒病的田间鉴定中广泛应用,但在植物细菌病害方面的应用不多。早在六十年代,Morton、Gehring等用青枯菌抗血清与其相对应的病害汁液进行玻片凝集反应试验获得成功。但此法应用很少,发展很慢,直至七十年代除作物青枯病(Ps.Solanacearum)外还只有柳树萎蔫病(Erwinia Salicis)应用来进行快速鉴定。 由于细菌性病害的常规鉴定方法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既不能满足检疫工作的需要,也很不容易用来确诊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典型症状的标样以及人工接种发“病”的大批

    • 关于轮叶几何形状的分析及试验采用(Pro·Casio·Fx-1电子计算器)

      1980(4).

      摘要 (1089) HTML (0) PDF 1.25 M (1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木田叶轮的轮叶是参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基本元件。轮叶驱动面是轮叶产生推力、承力性能的工作面。轮叶驱动面的几何形状参数对驱动轮的工作性能和整机牵引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确定轮叶驱动面几何参数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机械原理的共轭啮合基本定律,要求啮合过程节点位置不变,压力角维持一定;二是符合驱动轮的滑转滚动轨迹和规律。本文提出以滑转率δ为最基本参数建立其他参数关系式。本文对轮叶驱动面下面九个几何形状参数进行分析:顶圆、节圆、基圆、倾角、压力角、轮叶高、叶形曲率弧长、啮合线长、以及一个轮叶与土壤啮合过程中的轮子转角。本文推导出上述几何参数与滑转率的八个关系式。其中,对轮叶倾角和压力角作了详细的分析,用编程序的电子计算器Casio·Pro·Fx-1将倾角、压力角与滑转率关系式(δ=1-(2sinγ-tgγ)/γ,δ=1-cos(tgα)-tgαsin(tgα)/1-tg~2α)进行连续计算并绘出两曲线,得出交点可作为倾角与压力角最佳值γ=α=26.51°,其相应最佳滑转率值为14.87%。根据上述原则,可推算出一个轮叶与土壤啮合接触过程的轮子转角,对于压力角及倾角等于26.51°的轮叶来说,轮子转角为68.08°,这样表明叶轮的最少叶数为六个,便可保证任何时刻都有轮叶与土壤啮合接触。本文列出多年来按上述原则设

    • 鸡球虫的单卵囊分离和感染法及其在种的鉴定上的应用

      1980(4).

      摘要 (1252) HTML (0) PDF 527.54 K (2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球虫卵囊悬浮液少许混入较大量的2%重铬酸钾溶液中,于室温下静置4—7天,这样卵囊就会孢子化。用吸管吸取一滴含此种孢子化卵囊的溶液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等渗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个视野含1—2个卵囊。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玻璃毛细吸管对着一个卵囊,将其吸取,然后吹落于铺有琼脂薄膜的玻片上,并在镜下检查证实只有一个卵囊时,用细镊子划出含此卵囊的相应部分琼脂薄膜,并喂给一天龄小鸡。这些试验小鸡应注意保温和分别隔离饲养,喂以煮沸过的饲料和饮水,避免一切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经过排卵囊前期之后,这些小鸡就应在粪便中排出单纯一个种的卵囊。

    • 马属动物的假性腓骨骨折

      1980(4).

      摘要 (1023) HTML (0) PDF 2.06 M (1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腓骨的间断、缺损,过去曾错误地被当作为腓骨骨折。本文通过26例马、骡的48个腓骨的X线照片观察,纠正了作者先前作过的马腓骨骨折的X线诊断,并在国内初次报告了马属动物假性腓骨骨折问题。马、骡的腓骨不论完整与否,都呈多种形态表现,但两侧腓骨多数表现对称。26例中腓骨完整无损者12例,有腓骨骨折假象者12例,2例未具X线可见的腓骨。骨折假象的主要表现为腓骨近段出现类骨折纹,显示骨体断离或轻度移位,少数并见腓骨较大的间断或多发缺损,临床上一般无机能障碍。

    • 水稻化学杀雄最佳处理的研究

      1980(4).

      摘要 (1085) HTML (0) PDF 309.84 K (16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水稻杀雄剂二号诱导桂朝2号产生雄性不育的正交试验,提出确定杀雄最佳处理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1980年早造的生态条件下,桂朝2号的最适处理时期是花粉内容充实期,最适处理浓度是150P.P.m,最适处理方法是在第一次适量喷洒后的第七天,再以减半浓度(75P.P.m)的药液重复喷洒一次;其杀雄效果是:不实率达到99.7%,闭颖率和色颈粒率分别为5.3%和1.2%,生长发育正常,可以达到生产上配制杂种的要求。

    • 晚籼稻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相互关系的研究

      1980(4).

      摘要 (1199) HTML (0) PDF 598.66 K (1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表明:晚籼稻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以个体估算的比小区平均值估算的为低。其中,总的趋势是株高、抽穗日数、百粒重的遗传力较高;穗长、剑叶张角、每穗实粒数居中;结实率、着粒密度、每株穗数较低;单株产量最低。在单株产量的三个直接构成性状中,以每株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对它的影响最大,百粒重的影响最小。在穗长、着粒密度、剑叶张角等三个与单株产量有较密切遗传相关的性状中,以着粒密度对它的影响最大;次为剑叶张角;穗长的影响极小。对着粒密度的正向选择或对剑叶张角的反向选择均有助于间接提高单株产量。选育矮秆立叶型品种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有效生产能力。

    • 珠江三角洲的水松生长调查

      1980(4).

      摘要 (1166) HTML (0) PDF 807.74 K (1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K.Koch.)是华南平原水网地区为数不多的珍贵针叶用材树种和优良防护林树种之一,亦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的意义。广东省现保存的最老水松之一,树龄约500年,树高达40.5米,胸径110厘米。 水松性喜水湿,为强阳性树种,具有一定的耐寒力,适生于中性或偏微碱性或酸性土壤,有着相当的抗盐性,幼苗或幼树在含盐量0.28%时显现粗壮,生势良好。 在适宜的生境条件下水松10年生以前生长快速,上下均匀,尖削度小,生物产量高,20年后可达木材的工艺成熟期。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别对水松的生态特性与栽培技术特点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种植点位置的确定,取决于地下水位的高低,成为影响水松生产力状况的重要一环。当水松种植于潮水线上15—30厘米范围时,其生长量较其余种植点位置(潮水线上下60厘米)要高1—2倍,甚至更多,说明栽培技术的精细性对水松生产潜力的巨大作用。

    • 华南农学院学报 第一卷 总目录

      1980(4).

      摘要 (1009) HTML (0) PDF 292.40 K (1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第一期始刊词······························································.··················……李沛文(1)广东水稻黄矮病初侵染源和媒介昆虫的初步研究···············……范怀忠斐丈益(2)鸭瘟病毒的研究·······“···············”·······“一黄引贤欧宁抒邝荣袜林维庆(21)广东大花白猪及其杂种后代生长发育的研究 “·“·“·”·”·”···”一李永深{蓄布闰张作龄吴显华张天佑(37)水稻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