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3).
摘要:用气相色谱法证明糯米糍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No Mi Chi)在花芽分化期间枝条顶芽的提取液中含有玉米素。紫外线吸收光谱法显示在这种提取液中除玉米素以外还有其它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存在。 通过对荔枝顶芽提取液中细胞分裂素作定量生物鉴定,了解到大年,小年结实的荔枝树的顶端发育芽,在花芽形态分化期间细胞分裂素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大年树枝梢顶端的花芽,在花芽分化临界期以后细胞分裂素的含量逐渐增加,在花器官开始分化期达到最高峰,到雌蕊分化期又下降到低于原来的低水平。而小年树的营养芽在其整个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最低水平。 施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和生长延缓刑B_9能抑制园锥花序的伸长,增加花序分枝及增加果穗的座果率。细胞分裂素不但能促进荔枝的花芽分化,而且还影响花芽的发育。在荔枝花芽分化和发育期间,使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及具相似生理功能物质在促进生产上将具有相当的价值。
1985(3).
摘要:冬季大量落果从9℃开始。落果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有密切关系。落果高峰处于蛋白质急剧分解过程,蛋白质降解愈多,落果数量愈大。低温引起蛋白质降解,每次较大的降温,都带来严重的落果。落果期间叶片中氨基酸有17种。几次落果高峰前,波动较大的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唯有脯氨酸相反,在两次落果高峰中达到最高。氨基酸、蛋白质和冬季落果间有从属关系。蛋白质、氨基酸总趋势一致,但波动交错相反。氨基酸先于蛋白质积累,当蛋白质积累,氨基酸下降。蛋白质下降,导致大量落果。冬季落果期间正是花芽分化过程,花芽各器官形成高峰与落果高峰有一致趋势,花芽形成消耗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是低温以外影响落果的又一因素。
1985(3).
摘要:本文论证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资源的关系,农业生态系统运动过程与农业资源利用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了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在利用过程需要应用生态经济原理。文章论述了四条主要原理及其在农业资源利用过程的应用方法。这些原理包括:生态环境的改造与适应原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利用与保护原理;农业生态系统价值流原理和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原理。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加强生态经济的研究。亟待研究的如资源利用的合理组合问题;地区分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和经济发展与资源更新问题。
1985(3).
摘要:在供研究的八头成年水牛中,最常见的脊髓节与椎骨的位置对应关系如下。 完全应于同序数椎骨内的脊髓节有第四颈节和第十胸节至第二腰节;第一预节基本位于同序数椎骨内(其前界是在枕骨大孔之内)。其余的脊髓节则统统前移。 颈段脊髓从第一颈节的前界延伸至第七颈椎后端稍前方的位置,其后的胸段脊髓延伸至第十三胸椎和第一腰椎交界处。腰段脊髓位于第一腰椎至第五腰椎前1/4的椎管中,其后的荐、尾段脊髓延伸至第六腰椎的后端,两者均明显前移,尤以荐、尾段为甚。脊髓圆锥终止于第一荐椎中部的位置。颈膨大由第五颈节中部至第一胸节末端;腰膨大由第三腰节中部至第一荐节中部。 脊髓节较长的节段有二处:颈前段(C_1—C_4)和胸中段至腰前段(T_3—L_2)。颈前段较显著,其脊髓各节平均长度从5.05±0.02cm~8.95±0.29cm,尤以第二颈节为最长。胸中段至腰前段的脊髓各节平均长度为5.28±0.26cm~6.08±0.16cm。 本文还对中国水牛与印度水牛及其他动物在脊髓节与椎骨的位置对应关系和脊髓节长度的变化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1985(3).
摘要:本文报道Metoponorthus sp、Armadillidium sp.和philoscia sp.三种等足类节肢动物是广州地区巨鼻分咽饰带线虫的中间宿主,其中Metoponorthus sp.和philoscia sp.是本虫中间宿主新记录,Armadillidium sp.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中间宿主。中间宿主的天然感染率在一年中有二个高峰期,五月份是大高峰期,感染率为97.8%,感染强度为3.69条/只,十一月份是小高峰期,感染率为48%,九月份的感染率最低,只有10%,强度为0.1条/只。最高的感染强度是1中间宿主含有19条第三期幼虫。
1985(3).
摘要:经过三年用土培、砂培、田间小区等方式做了十四批试验。得出淹水栽培的田菁在株高、茎叶产量、根瘤数量与重量、株瘤固氮总活性等主要性状上均劣于土壤水分状况为田间持水量的旱栽的结论。并找到了其必然性的原因。否定了田菁淹水栽培优于旱栽的说法。 田菁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生长曲线是以田间持水量为顶点的三次抛物线型。有别于前人以其他豆科作物作出的二次抛物线型。田菁耐淹力强于耐旱力。缺水(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的危害比水分过多(淹水)严重。生产中常出现淹水优于旱栽的现象,是两害相较轻为优的反映。在灌溉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生产中实行淹水栽培还是可取的。
1985(3).
摘要:木麻黄(Casuarina sp.)组织的乙醇抽提物在琼脂平板上能抑制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生长,抗病品系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均比感病品系粗提物的抑菌活性高。小枝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较高,茎皮层、根粗提物的次之,茎木质部粗提物的较低。接种青枯菌后15天内粗提物抑菌活性无显著变化。小枝粗提物不仅对6个青枯菌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水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的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的生长只有微弱抑制作用。初步化学分析表明粗提物成分包括有机酸、酚类、丹宁、还原糖、黄酮类和蒽醌类等物质,其中黄酮类是主要抑菌成分。
1985(3).
摘要:本文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和透视电镜研究了青皮(Vatica hainanensis H.T.Changet L.C.Wang)、坡垒(Hopea hainanensis Merr.et Chun)成熟胚的结构及萌发初期的幼态形态。青皮、坡垒胚根根据冠细胞富含叶绿体直至萌发早期阶段.青皮种子成熟胚的下胚轴表面具有位于隆起的细胞柱上的隆突气孔(exserted stoma)、腺毛和单细胞毛,坡垒则仅具腺毛,在萌发时,青皮、坡垒的主根均无根毛,但具有与之共生所形成的外生菌根套。本文认为上述未曾报道过的特殊形态可能是青皮和坡垒种子不耐贮藏的主要原因之一。
1985(3).
摘要:利用抗虫品种防治仓库害虫有可能成为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主要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有关水稻在贮藏期间对仓库害虫抗性研究的现况,按抗虫品种的筛选,品种的多抗性,抗虫机制,环境对抗虫性的影响,害虫的生物型和抗性遗传等6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提供今后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参考。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510642 电话:(020)85280069/3874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