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柞蚕核多角体病毒基因工程载体的研究:Ⅰ.柞蚕核多角体病毒DNA...

      1990(3):1-5.

      摘要 (915) HTML (0) PDF 260.98 K (10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昆虫种群控制系统的信息处理(一):控制指数与种群系统的控制

      1990(3):6-12.

      摘要 (1116) HTML (0) PDF 424.43 K (1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种群系统的信息处理中,本文着重讨论控制指数在种群系统控制中的应用。控制指数是以系统方法改进昆虫种群生命表和Morris-Watt种群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排除分析法、添加分析法和干扰分析法提出的一个指数。在各种边界因子中提取的控制作用的信息。其量纲是各环相同的。通过建立的模型,转换为与种群系统传输相同的量纲,才能把各个边界因子的控制信号直接输入种群系统的联系之中。控制指数把控制信号转换为存活概率或达到标准卵量的概率,即与系统传输的量纲取得一致,从而可以作为边界因子控制作用的一个“纂子”,直接镶嵌于系统传输之中。这将便于种群系统控制的研究。

    • 荔枝果实的冷藏适温与冷害

      1990(3):13-18.

      摘要 (1098) HTML (0) PDF 402.81 K (1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荔枝果实(糯米糍、槐枝)在1℃、5℃、8℃下进行贮藏试验。 低温下荔枝果皮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升高,当渗出率达到50%果实遭受不可逆的冷害。 低温下果实呼吸作用、乙烯释放、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均降低。 实验结果证明荔枝果实的冷藏适温是5℃、在本贮藏条件下糯米糕、槐枝可贮30~35天、好果率85%、货架期24小时。

    • 粤黄鸡家系聚类分析

      1990(3):19-25.

      摘要 (1106) HTML (0) PDF 383.94 K (1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通过分析测定10个血液蛋白质位点(Akp-1,Akp-2,Amy-1,Amy-2,Es-1.Es-2.Hb-1,Hb-2,Pas和Tf)的多态现象,对粤黄鸡育种群内13个家系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并与根据经济性状估测值所作系统聚类的结果相比较。作者认为,根据蛋白质多态现象作模糊聚类的结果对开展粤黄鸡的品系繁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两种聚类方法各有所长,可以参照使用,本试验还对家系内遗传结构与家系间差异作了分析。

    • 紫胶红色素异常铜含量的研究

      1990(3):26-30.

      摘要 (1072) HTML (0) PDF 346.46 K (10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于紫胶原胶的含铜情况过去尚末见报道,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出紫胶原胶的铜含量为9.49ppm。将紫胶原胶分成粗粒胶、细粒胶、粉胶和紫胶虫尸体四个级分,分别测出其铜含量为8.06ppn、13.44ppm、16.38ppm、49.66ppm。 紫胶原胶中的铜高度富集于紫胶虫尸体之中,它是引起紫胶红色素铜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从紫胶的生物来源和紫胶红色素的化学本质分析,紫胶原胶中紫胶红色素的铜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 珍珠鸡胚胎发育的研究

      1990(3):31-38.

      摘要 (1166) HTML (0) PDF 1.86 M (1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是用肉眼和光镜研究珍珠鸡(Numlda m(?)lcagris)胚胎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学。珍珠鸡胚发育的规律、各器官结构形成的次序,均与鸡胚相似。胚胎在孵化的前10天增重较慢,平均每天约增重0.12g。孵化10天后,胚体重明显增快,平均每天约增重2.2g。胚体长度的变化与胚龄也有一定关系。根据珍珠鸡胚胎发育过程各阶段的形态学变化和胚重情况,可将胚胎发育过程大致分为前、中、后三期,这对孵化时的温度调节有重要参考意义。

    • 粤西砖红壤的镁素状况及其有效性

      1990(3):39-46.

      摘要 (1190) HTML (0) PDF 537.28 K (9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粤西砖红壤的全镁含量普遍较低,玄武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全镁含量多在0.2%以下,浅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全镁不足0.1%,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镁较丰,表土含量均在100ppm以上,镁饱和度较高;浅海沉积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镁贫缺,表土平均含量分别为16.7和14.7ppm,镁饱和度大都极低.土壤供镁能力的强弱依次是: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砖红壤>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交换性镁及镁饱和度与牧草的相对产量、吸镁量以及玉米小苗的含镁量、吸镁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据此初步认为可用作土壤镁素诊断指标。酸深性镁的有效性也较高,但因其释放速度较慢,不宜作为诊断指标,可用以评价土壤有效镁的补充能力。

    • 竹亚科四新种

      1990(3):47-50.

      摘要 (1006) HTML (0) PDF 207.53 K (10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在研究竹亚科中,发现四个新种,均分布于广东地区,现给予报道。

    • 丙硫咪唑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1990(3):51-56.

      摘要 (1087) HTML (0) PDF 401.68 K (12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广谱抗寄生虫药丙硫咪唑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选用6头健康杂种猪,体重为38.0±4.6kg,按10ng/kg的剂量胃管灌服丙硫咪唑混悬液,服药前后按计划定时从前腔静脉采集血样。用乙醚萃取法提取血浆中的药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丙硫咪唑及其代谢产物丙硫咪唑亚砜及砜的浓度。测定时以甲苯咪唑为内标,色谱条件:Zorbax ODS柱(25c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V/V),流速1.0ml/mir,UV检测波长292nm.测定结果表明,在给药后3分钟采的血样已不能测到丙硫咪唑的原形药物,而其两种主要代谢产物亚砜及砜在给药后36小时仍可测到(最低检测限:亚砜及砜均为0.02μg/ml)。亚砜及砚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別是:峰浓度3.22±0.39、1.91±0.80μg/ml,真达峰时间10.00±5.93、20.67±4.46小时,消除半衰期5.93±2.31、9.17±2.30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52.38±10.73、32.23±9.10μg.h/ml.丙硫咪唑在猪体内的抗蠕虫活性目前认为是由于在肝脏代谢生成的产物亚砜的作用。

    • 尾孢属的几个新种

      1990(3):57-63.

      摘要 (1176) HTML (0) PDF 427.78 K (1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导了作者1985~1987年间在广东省肇庆地区调查栽培药用植物病害过程中发现的尾孢属新种:Cercospora alpinicola sp.nov.寄生于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C.alpinii-Ka'sumadaicola sp.nov.C.alpini-katsumadae sp.nov.寄生于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Hayata),C.ardrographicola sp.nov.寄生于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C.sauropi sp.nov.寄生于龙利叶(Sauropus apatulifolius Beille)C.evodio-rutaeearpae.sp.nov.寄生于吴茱萸(Evod:a ruttaecarpa(Juss.)Benth.),C.pueraria-thomsona ap.nov.寄生于葛(Pueraria thomsoni Benth.)。文中对以上各菌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标本存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标本室。

    • 光温条件影响稻种对褐稻虱抗性的研究

      1990(3):64-70.

      摘要 (934) HTML (0) PDF 426.43 K (1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24~30℃温度范围内,品种抗性在不同光照时数阳光强度的影响下存有极显著的差异。弱、短光照会使品种的抗性减弱甚至丧失。 光温对抗虫机制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品种的非嗜好性方面,其中光照时数对非嗜好性有极显著影响,温度和光强度也育显著的影响,30℃比24℃表现的非嗜好性较强。光照时数和光强度对非嗜好性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 制备黄豆花生染色体标本前处理的初步研究

      1990(3):71-75.

      摘要 (956) HTML (0) PDF 313.62 K (17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染色体标本制备中,对黄豆离体根尖用0.002M8-羟基喹啉、0.05%秋水仙碱及前二者的等量混合液分别在18℃恒温下前处理三小时,冷蒸馏水(4℃~5℃)中前处理22小时,以8-羟基喹啉在18℃处理出现的中期分裂相最多。用0.002M8-羟基喹啉在18℃~20℃恒温下,对黄豆和花生根尖进行不同间隔时间前处理,结果观察到黄豆根尖的晚前期和中期分裂相以3~3.5小时最多;花生根尖的中期分裂相以2~4小时最多。

    • ^60Co—γ射线辐照中药材杀虫灭菌效果及主要有效成分...

      1990(3):76-84.

      摘要 (1074) HTML (0) PDF 1.25 M (12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翻译产物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1990(3):85-86.

      摘要 (969) HTML (0) PDF 312.48 K (10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引言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线粒体基因组存在某种关系。分析玉米、高粱、甜菜、小麦和烟草等作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翻译产物,发现不育细胞质与正常细胞质在蛋白质水平上存在差异。在水稻,有人对BT型雄性不育材料作了类似的研究,但我国应用最广泛的野败型雄性不育材料至今仍未见报道。

    • 美洲大蠊成虫血淋巴抗念珠菌物质

      1990(3):87-88.

      摘要 (1236) HTML (0) PDF 111.16 K (1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引言 美洲大蠊正常情况下绝不感染念珠菌,除了本身的细胞性“免疫”外,体液中是否也存在着抗念珠菌物质呢?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开发抗人类念珠菌病的新药提供参考。 材料和方法 1.美洲大蠊饲育于27℃恒温室,取成虫采血后-80℃保存;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36232)为东京大学药学系微生物药品化学教室保存株。 2.活性测定:将血淋巴与念珠菌液于37℃反应2小时后涂抹于念珠菌的选择培养基《普通细菌培养基加入0.5%呋喃西林)平板,比较样品与对照的菌落数而求出抗菌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