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
摘要:报道萝摩科一新属和一个种的新组合。它们是裂冠藤属SinomarsdeniaP.T.LietJ.J.Chen,gen.mov.;裂冠藤S.incisa(P.T.LietY.H.Li)P.T.LietJ.J.Chen.comb.nov.。
1997(1):1-5.
摘要:应用适应于种群动态控制的状态空间分析法,通过生命表参数模拟小菜蛾种群数量动态,通过输入不同的生物因子对小菜蛾种群动态控制的作用,研究这些生物因子的组合对小菜蛾种群动态的控制。模拟结果表明,施用小菜蛾颗粒体病毒与散放赤眼蜂和施用苏云金杆菌组合应用,在种群趋势比较高的情况下也可能控制小菜蛾种群数量的增长。
1997(1):6-10.
摘要:窿缘桉和尾叶桉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人工林树种。研究表明,两种桉树叶片在密闭容器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萝卜,莴苣,新银合欢和马占相思的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种子萌子无显著影响。水蒸汽蒸馏法所得3个组分中,水溶性非挥发性物质的化感作用最强,当挥发油浓度达到0.2mL/m时,可完全抑制马占相思的幼苗生长。挥发油在土壤中前15d分解较快,以后分解较慢。窿缘桉和尾叶桉水抽提物对萝卜,莴苣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
1997(1):11-14.
摘要:研究了苦丁茶叶片水抽提液,根系分泌液对茶树等6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苦丁茶叶片水抽提液,根系分泌物均含有化感物质,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抑制参度受体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土壤能积累苦丁茶的化感物质,当累积到一定浓度时对茶树及其它植物发生化感抑制作用。
1997(1):15-19.
摘要:以青枯假单胞菌膜蛋白和糖蛋白为免疫原对植物青枯菌的血清分型进行了比较研究。4个菌株的膜蛋白抗血清和相应的4个糖蛋白抗血清的琼脂双扩散试验,在近抗原孔处,同源菌株均产生1条或2条清晰的沉淀带。膜蛋白的糖蛋白具有相似的特异性和种下区分作用,其血清分型结果完全一致。
1997(1):20-24.
摘要:对8种菊科植物20种提取物的光活化和非光活化活性筛选,证实万寿菊根甲醇浸根物,全株乙醇浸提物和花石油醚萃取物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4龄幼虫有非常明显的光活化毒杀作用,值得指出的是根甲醇索氏提取物在有或无近紫外光照条件下对两种蚊幼都非常高效,0.1g/L的致死率均为100%。
1997(1):25-30.
摘要:通过对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的SteinernemacarpocapsaeA24品系及S.caudatum连续两年室内及20hm2田间多点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昆虫病原线虫对钻蛀为害多种果树、林木、花卉的荔枝拟木蠹蛾Lepidarbeladea、龟背天牛Aristobiatestudo和光盾绿天牛Chelidoniumargentatum幼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A24线虫能对钻蛀性害虫作寻向移动,日平均水平移动距离(403±072)cm,进入害虫体内2~3d可导致害虫死亡。线虫在虫尸内能够繁殖,在14~23℃、相对湿度85%~95%的室内条件下,每一个生活史周期6~8d,其后代可继续找寻并攻击新目标。海绵吸附法田间施放昆虫病原线虫新技术,具有安全、高效、简单、易行的特点。
1997(1):31-33.
摘要:1994年,在深圳发现兰花叶枯病,该病害对兰花的危害极大,通过对兰叶病组织的分离、培养、纯化、接种及交互感染试验,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结果,鉴定其病原为李属柱孢霉。
1997(1):34-38.
摘要:方头甲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对盾蚧类害虫的生物防治有一定应用前景,该文简要记述了海南省产方头甲属种类共8种,并列出分种检索表。
1997(1):41-44.
摘要:对我国番荔枝科野独活属和囊瓣木属叶的解剖性状进行了系统比较观察,从叶表皮和脉序特征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分类关系。
1997(1):45-51.
摘要:广东植物区系的发展由来已久,现代的广东植物是晚白垩世或早第三世的孑遗物,地层中存在磊量的古植物化石。如本内苏铁,银杏,苏铁等极为丰富,种子特别是大羽羊齿尤为突出,而且在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的广东地层中,存在着丰富的现代植物的化石或化石孢粉组合,如朴树,桦木、鹅耳枥及松、冷杉、雪松等,还有其它阔叶树和针叶树,所有这些都与广东复杂的地质发展史密切相关,它预示着广东植物区系可能起源于亚带山地,而且广东无颖
1997(1):52-56.
摘要:香港的自然植被由于长期受人为干扰,曾遭受严重的破坏。自1945年以来,经过近50年的自然保护,早期被破坏的林地和人工要现已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进入植被的第二个演替系列,早期的强阳性先锋树种已被耐阴性较强的种类所代替,文章回顾和探讨香港自然保护和历史和发展现状,对预测邻近地区的植被演替过程,以及进一步研究植被的有效管理和人为调节控制提供参考。
1997(1):57-61.
摘要:采用差速离心法纯化了鸭胚尿囊液中的减蛋综合征(EDS-76)WPDV205病毒并提取了病毒基因组核酸。选用EcoRⅠ和BamH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病毒基因组DNA进行双酶切处理,结果产生7个片段,在这7个片段中,只具有BamHⅠ酶切位点的片段有2个,只具有EcoRⅠ酶切位点的片段有3个,具有双酶切位点的片段有2个。将其中的5个片段分别插入到pUC18相应多克隆位点中,建立了pEDSVBE1、pEDSVBE2、pEDSVB1、pEDSVB2、pEDSVE5个重组子,并对这5个重组子进行了酶切鉴定
1997(1):62-64.
摘要:对广东肾变病型鸡中分离致弱的IBV D41株S1基因PCR产物作了Hae Ⅲ酶切分析,发现其酶切产物与IBV M41的一样,而与美国肾变型标准株Gray、Holte不同。根据国外用RFLP区分IBV血清型的判定标准,D41株应归属于马萨诸塞血清型,综合此分离株的其它特性,说明华南地区存在着IBV变异株的流行。
1997(1):65-69.
摘要:把自然条件下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花生饼作化学去毒处理,使用的脱毒剂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用量分别为0.25%、0.50%和100%,处理时间分别是24、48和72h。试验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是一种有效的黄曲霉毒素脱毒剂,添加0.25%次氯酸钠处理含有黄曲酶毒素的花生饼24、48和72h,分别使黄曲霉毒素总量减少93.32%、95.51%和96.27%;而添加100%次氯酸钠处理不同时间的,则分别使毒素量下降94.82%、93.82%和96.65%。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条件之间的脱毒效果差异不显著
1997(1):70-74.
摘要:海芋鲜叶具辛辣味,经60~70℃烘干制成叶粉仍未能将其脱除。海芋叶粉干物质含代谢能4.92MJ/kg,粗蛋白质244.1g/kg,粗纤维140.4g/kg,赖氨酸11.9g/kg,蛋氨酸4.4g/kg。丙酮等有机溶剂能有效脱除海芋叶粉的辛辣味物质。丙酮处理的海芋叶粉的概略营养成分、代谢能和氨基酸组成与原海芋叶粉无明显差异。饲养肉用仔鸡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具辛辣味的海芋叶粉于40和60g/kg的水平添加于饲粮中,均降低鸡对饲料的采食量,极显著地降低鸡的增重(P<0.01),但各组鸡的耗料增重比无明显差异;添加经丙酮处理而无辛辣味的海芋叶粉于40g/kg水平,肉鸡的采食量、增重和耗料增重比与对照组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些试验结果表明,海芋叶粉的辛辣味影响了肉鸡对它的直接利用,但经适当方法处理脱除了辛辣味物质的海芋叶粉可作为畜禽饲料,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
1997(1):75-80.
摘要:研究了水稻白叶枯病单株平均病斑长与病原菌接种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值遗传相关与回归关系,遗传相关系数rg=0.866。酶活性变化值随病斑长变化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1.517+18.778x-0.879x2。这表明,感病越强的遗传型,酶活性升高值越大;但高抗病的遗传型,酶活性反而因病原菌侵染而降低。通过病斑长对酶活性变化值作间接选择,相对效率Q=0.910,无助于提高选择效果
1997(1):81-85.
摘要:用夜公(Y)、饶平野生稻(CW)、野败(WA)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的6964A、二九矮4A和珍汕97A分别与恢复系T45配制9个组合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在相同细胞核背景下比较雄性不育细胞质对F1(杂种一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对F1单株有效穗、穗长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夜公和饶平野生稻两种细胞质明显地优于野败,但受不育系及核质互作所制约。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对单株产量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因此,在选育优良细胞质的同时,必须选育分蘖强、穗数多、可恢性好的大穗不育系,才较易配制强优组合。本文还讨论了夜公和饶平野生稻细胞质的利用以及不育系的可恢性问题,指出同质异核不育系的可恢性可能有本质差异,是水稻三系育种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997(1):86-91.
摘要:呼吸代谢的自组织功能表明在,底物自驱动的同化功能,固有的振荡性质,以及呼吸代谢类型对生长发育的调控。提出了呼吸代谢可能起源于C6-C3振荡以及遗传密码可能起源于一种推测的“tRNA复合体”的观点。
1997(1):92-96.
摘要:测定了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18种常见植物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发现鸡蛋花,白兰花,鸡蛋果,羊蹄甲和象草叶片的酶活性较高,以每g鲜重计大于400单位。经过热处理,硫酸铵沉淀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等步骤,部分提纯了象草叶片超氧化歧化酶,并研究了部分性质。
1997(1):97-102.
摘要:试验表明,尾叶桉茎提取液对绿豆插条生根率、生根量和根长度分别抑制1709%、1347%和5021%;对豌豆插条生根率、生根量和根长度分别抑制1384%、2137%和1541%;对芥兰头种子萌发率抑制6142%。落地生根茎提取液对绿豆插条发根量提高2626%,但抑制其根长度3266%;对豌豆插条发根率、发根量和根长度分别抑制7359%、5968%和8783%;分别抑制江南头菜和芥兰头种子萌发率1530%和8343%。紫竹梅和水竹草茎提取液对植物茎插条发根和种子萌发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
1997(1):103-107.
摘要:从广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销售入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找出无公害蔬菜生产销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无公害蔬菜城市的指导思想,目标,准则和对策措施。
1997(1):108-113.
摘要:通过建立微分恒等式,研究二类非线性微分方程与线性方程之间解的零点比较定理及解的导函数的零点比较定理,推广了一些已知的结论。
1997(1):114-119.
摘要:阐述了酵母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载体系统,转化,转录和翻译,翻译后的蛋白质加工和分泌,对表达外源基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了探讨。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510642 电话:(020)85280069/3874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