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第Z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脾脏转移因子对粤黄鸡生长发育以及血液T_4、T_3、GH水平的影响

      1997(Z1).

      摘要 (1149) HTML (0) PDF 160.83 K (1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1日龄雌性粤黄鸡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各组分别每周胸肌注射05mL1∶1、1∶5、1∶25稀释的鸡脾脏转移因子提取液,对照组注射等量PBS。每周称重,第4、8周龄时分别采集血样,用RIA法测定血液中T4、T3、GH的浓度。结果表明:注射高浓度(1∶1)的鸡脾脏转移因子提取液能显著促进粤黄鸡生长、提高血液中T4、GH浓度。

    • 日粮氟水平对雏鸡免疫影响的研究

      1997(Z1).

      摘要 (991) HTML (0) PDF 229.13 K (1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日粮氟水平对雏鸡免疫的影响。试验将150只1天龄海兰雏公鸡随机分成空白对照、免疫对照、试验Ⅰ~Ⅳ组等共6组,每组25只,在隔离器内饲养6周,从1天龄起,空白对照组和免疫对照组喂以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饲喂氟含量为250、500、1000和2000mg/kg的日粮。14天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用ND+IBD双价油剂灭活苗进行免疫,每周定期采血,用ELISA法检测IBD和ND抗体水平,试验结束时测定囊重、囊体比、囊指数等,并对法氏囊进行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表明:(1)日粮中氟含量达500mg/kg以上时法氏囊生长发育受阻,当氟含量达2000mg/kg时,严重影响法氏囊的生长发育,囊指数仅为07。且囊重、囊体比及囊指数均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1)。(2)当饲料中氟含量达到500mg/kg以上时,对法氏囊有毒害作用,主要引起小血管扩张、充血和出血,法氏囊局部粘膜上皮皱缩和脱落。在氟含量达2000mg/kg时还见法氏囊部分淋巴小结髓质坏死、部份上皮基底细胞增生。(3)高氟日粮(含氟500mg/kg以上)会导致IBD和ND母源抗体的消失加快,并对免疫抗体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适量的氟对免疫抗体的产

    • 银合欢叶粉中抗营养因子DHP在牛瘤胃中降解的研究

      1997(Z1).

      摘要 (1104) HTML (0) PDF 149.63 K (3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6头从未接触过银合欢叶粉饲料且装有永久瘘管的杂交黄牛被用于研究抗营养因子DHP的瘤胃中的代谢降解,试验牛第1~26d日采食2kg银合欢叶粉,27~29d增加至4kg,30d以后日采食量达7kg。试验第1、8、15、22、28和31d为瘤胃液采样日期,采样时间为投喂银合欢叶粉后的第0、2、4、6、8、12和24h。瘤胃液样本经过处理后,测定3,4-二羟吡啶(DHP)、总挥发性脂肪酸、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牛瘤胃微生物开始时并不具有降解DHP的能力,但经过3周的适应期后,瘤胃微生物开始具有分解DHP为其他化合物的能力;DHP并不影响瘤胃的发酵程度。

    • 饲粮添加淫羊藿、补骨脂对鸡血浆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

      1997(Z1).

      摘要 (1269) HTML (0) PDF 150.01 K (1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12日龄粤黄鸡290只,分为5组按日粮量依次分别添加0、2%淫羊藿、133%淫羊藿+067%补骨脂、067%淫羊藿+133%补骨脂和2%补骨脂,试验期为70d。结果表明:(1)83日龄时,添加淫羊藿、补骨脂提取物可使雄鸡睾酮(T)浓度及雌鸡雌二醇(E2)浓度升高,其中2%淫羊藿可使雌鸡E2浓度显著升高(P<005)。(2)83日龄时,添加2%补骨脂可使雄鸡血浆促卵泡素(FS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67%、133%、2%的补骨脂可使雌鸡血浆FSH浓度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这两种中药提取物能促进鸡生殖激素的分泌。

    • 主动免疫血管活性肠肽对泰和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1997(Z1).

      摘要 (1139) HTML (0) PDF 177.32 K (1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56周龄的母泰和鸡分为3组,第1组(n=35)用血管活性肠肽(VIP)类似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偶联物进行免疫,第2组(n=33)用矿油佐剂与水的乳化物进行注射,第3组(n=36)作空白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日抱窝率明显减少,产蛋高峰后的产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明显差异。第1、2组血浆VIP类似物抗体及催乳素(PRL)水平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显示:第1组二免后VIP类似物抗体水平最高,P/N达493±116,而第2组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第1组免疫后的血浆PRL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第2组。以上结果表明,在泰和鸡中主动免疫VIP可以降低血浆的PRL水平,减少抱窝率,提高产蛋率。

    • 氯丙嗪和赛更啶抑制粤黄鸡抱窝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1997(Z1).

      摘要 (1126) HTML (0) PDF 124.30 K (1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观察了利用多巴胺(DA)受体阻断剂(氯丙嗪)和/或5-羟色胺(5-HT)受体阻断剂(赛更啶)抑制母鸡就巢后繁殖性能的变化。就巢粤黄鸡母鸡在接受口服150mg氯丙嗪(第1组,n=12)、30mg赛更啶(第2组,n=9)、150mg氯丙嗪和30mg赛更啶(第3组,n=10)后的抱窝时间分别(541±105)d,(322±028)d和(320±029)d(x±SE,下同),对照组(第4组,n=8)在抱窝第22d被置于笼内,就巢行为在经(525±037)d后完全消失。各组鸡在开始下一轮抱窝之前平均每只鸡产蛋数分别为2750、2714、3000和2714枚。因此1至4组在就巢后产蛋期内的平均只日产蛋率分别为6611%、5901%、6977%和7690%;而两次就巢发生之间的总平均只日产蛋率分别为5814%、5397%和8706%,受精蛋孵化率分别9586%、9254%、9820%和9392%。这些结果说明使用氯丙嗪和赛更啶终止母鸡就巢行为后,对母鸡的产蛋性能、种蛋受精能力和孵化性能无不良影响。

    • 紫草等中草药对粤黄雏公鸡去势效果的观察

      1997(Z1).

      摘要 (1190) HTML (0) PDF 150.48 K (1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粤黄雏公鸡的日粮中添加了不同剂量(试验Ⅰ组075%、试验Ⅱ组150%、试验Ⅲ组300%)的紫草等中草药提取物。在雏公鸡生长的第6、8周龄时,试验Ⅱ、Ⅲ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10周龄时各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在第8、10周龄时,各试验组鸡的睾丸重、睾丸指数和血清睾酮水平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低于对照组鸡的数值。添加中草药还极显著抑制鸡冠和肉髯的发育,并显著提高了胸肌中粗蛋白含量,但对腿肌粗蛋白含量、胸腿肌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提示本试验所用紫草等中草药提取物具有促进粤黄雏公鸡生长、抑制性腺和冠髯长育、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及改善肉质的作用,表现很强的去势效果

    • 不同IBD疫苗对SPF鸡的免疫抑制作用

      1997(Z1).

      摘要 (934) HTML (0) PDF 147.90 K (1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A、B、C、D4种IBD毒性型疫苗对6日龄SPF鸡进行免疫接种,根据免疫5d后法氏囊的病理变化、囊/体比、囊指数以及免疫12d后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等,综合评定这4种疫苗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雏鸡早期免疫IBD毒性型疫苗对法氏囊有明显的损害,其中对囊损伤最轻的是A苗,最严重的是B苗。这4种IBD疫苗均对新城疫疫苗免疫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其中A苗引起的最轻、最短暂,D苗次之,最严重的是B苗。

    • 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 VP2基因cDNA的序列分析

      1997(Z1).

      摘要 (1121) HTML (0) PDF 244.87 K (1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RT-PCR从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的第14代囊毒中扩增编码VP2蛋白的cDNA基因片断,长度为1500bp,并对该片断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J801与IBDV标准Ⅰ型毒株52/70、STC和Cul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4%、976%和969%,与变异株A、E、GLS的同源性稍低,分别为965%、963%和967%。而与Ⅱ型毒株的同源性只有81%左右。从遗传进化树上看,CJ801处于标准Ⅰ型毒株和变异株之间。根据cDNA序列推导出蛋白质序列,比较蛋白质序列发现,CJ801与Ⅰ型IBDV毒株的同源性均在96%以上,其中与52/70的同源性最高,为982%。CJ801VP2高可变区的七肽区(S-W-S-A-S-G-S)未发生变化。以上结果说明CJ801为IBDVⅠ型强毒株。另外,CJ801和所有IBDV强毒株在VP2的253、279和284位上的氨基酸均相同,分别为Q、D和A;而CJ801的细胞适应株CJ801BKF和所有弱毒株一样,其相应位置的氨基酸分别为H、N和T。这3个氨基酸可能和IBDV的毒力有关。

    •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1997(Z1).

      摘要 (1081) HTML (0) PDF 176.59 K (1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杜洛克猪新品系采用不完全封闭的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于1991年开始组建基础群,一年一个世代,至今已完成4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育种目标。初产母猪窝产仔数为919头,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106头,场内测定日增重公猪为7545g,每增重1kg耗料为28kg,母猪日增重为7156g,每增重1kg耗料为289kg。广东省种猪测定中心测定,日增重公猪为834g,每增重1kg耗料为216kg,母猪日增重为805g,每增重1kg耗料为238kg。胴体瘦肉率为65%左右。作为终端父本与长大、大长杂交配套利用,表现了良好的配合力,杜长大及杜大长商品猪测定期日增重可达906g。

    • 用RAPD方法分析六个品种猪的亲缘关系

      1997(Z1).

      摘要 (1015) HTML (0) PDF 180.34 K (1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1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外来猪种杜洛克猪、斯格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及地方猪种蓝塘猪、大花白猪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其中23个引物无扩增产物,66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为多态,51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为单态,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数在1~11条之间,平均为42条。从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斯格猪与长白猪、蓝塘猪与大花白猪的相似系数较高,亲缘关系也较近,而2个地方猪种与4个外来猪种之间则相应地较低、较远;在4个外来猪种中,除杜洛克猪外,另3个外来猪种又因曾直接或间接地引用过中国地方猪种作为育种素材,因而表现出与地方猪种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

    • RAPD分析中遗传距离计算方法的比较

      1997(Z1).

      摘要 (1097) HTML (0) PDF 229.98 K (2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更有效地应用RAPD分析这一手段研究种群遗传变异,以广州市力康鸡场7个蛋鸡品系为材料,根据RAPD测定的结果,采用Nei、Rogerst和Hedrick的遗传距离公式计算上述7个品系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同时提出新的遗传距离计算公式。结论认为Rogers的公式较适用于RAPD数据的分析,文中提出的公式跟其他距离公式存在显著相关,但有待进一步验证。

    • 光合细菌净化猪场污水的研究

      1997(Z1).

      摘要 (1020) HTML (0) PDF 127.36 K (1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3个光合细菌菌株组成的混合菌种在5个水簇箱(50cm×30cm×40cm)中进行光合细菌降解猪场污水试验,探讨化学耗氧量(CODcr)为3500mg/L以下的不同浓度猪场污水与不同处理时间对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17~25℃、pH值67~75、光照1000-3000lx的条件下,光合细菌降解猪场污水试验中,不同污水浓度对降解能力影响不显著(P>005),而不同处理时间对降解能力影响极显著(P<001)。在加入菌种后24h,CODcr降解率可达555%,出水CODcr达1500mg/L。

    • 有效微生物活菌菌剂净化畜舍空气效果的试验

      1997(Z1).

      摘要 (1152) HTML (0) PDF 126.43 K (14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有效微生物活菌(EM)菌剂对净化畜舍内有害气体(氨和硫化氢)、舍内除臭、鸡粪除臭以及舍内抑菌的效果。结果表明,EM菌剂可使猪舍内的氨和蛋鸡舍内的硫化氢分别平均降解725%和815%,舍内空气氨和硫化氢分别平均降到161和38mg/m3,其降氨效果强于樟脑片;可明显降低猪鸡舍内和鸡粪的臭味;EM菌剂可使畜舍内细菌数减少74%,但效果不显著。研究表明,EM菌剂是目前净化畜舍空气较好的净化剂。

    • 出眠初期甲鱼肺泡、胃、肝细胞结构的电镜观察

      1997(Z1).

      摘要 (1362) HTML (0) PDF 221.52 K (1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描述了出眠初期甲鱼的肺、胃、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肺呈泡囊状结构,由肺泡隔将肺内部隔开成海绵状结构,肺泡内表面覆盖一层呼吸上皮,由单层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网构成。上皮细胞有两种类型:Ⅰ型上皮细胞胞质向四周延伸成极度扁平状;Ⅱ型上皮细胞近核细胞质里分布有一定数目的多层体,多层体体积较大,由Ⅰ型上皮细胞延伸的胞质薄层、融合的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薄层共同构成血-气屏障。胃粘膜表面有许多胃小凹,粘膜上皮细胞内有许多电子密度深的分泌颗粒,粘膜腔面被一层粘液所覆盖。肝细胞有两种不同类型,即L细胞和D细胞,L细胞胞核呈圆形,细胞质多,近核周围有一些线粒体;D细胞的核形状不规则,细胞核紧抱一巨大的脂滴,细胞质较少,细胞器不发达。

    • 畜禽微卫星多态性的银染法显色

      1997(Z1).

      摘要 (994) HTML (0) PDF 121.76 K (1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确定一种安全、有效而快速的显示畜禽微卫星多态性的染色方法,以广东地方鸡种及优质黄羽肉鸡品系种鸡基因组DNA为材料,用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置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分离,通过对比溴化乙锭染色和银染法显色确定理想显色法,结果认为银染法是一种可行、安全的理想方法。

    • 家鸡促黄体素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建立

      1997(Z1).

      摘要 (1312) HTML (0) PDF 122.22 K (1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了测定鸡血浆样品LH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所用LH参照标准为USDA-cLH-K-3,碘化标记LH为USDA-cLH-I-3,第一抗体为兔抗鸡LH(USDA-AcLH-5),第二抗体为驴抗兔血清。碘化采用了改进氯胺T方法,减少了氯胺T的用量,并省略了偏重亚硫酸钠的使用,碘化标记的LH比放射性为55μCi/μg。测定的灵敏度为0025ng/mL,变异低于15%。母鸡血浆样品倍比稀释产生的结合抑制曲线与标准曲线平行;测定不同繁殖期母鸡血浆样品LH显示出显著差异且变化规律符合繁殖活动的变化。以上结果证明本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家鸡血浆LH浓度。

    • 粤黄公鸡外周血浆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浓度的昼夜变化

      1997(Z1).

      摘要 (1049) HTML (0) PDF 75.78 K (1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粤黄公鸡外周血浆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浓度的昼夜变化高萍傅伟龙梁瑞龙(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州,510642DIURNALRHYTHMSINPERIPHERALPLASMACONCENTRATIONSOFLUTEINIZINGHORMONEANDTE...

    • 高剂量铜日粮饲喂肉鸡的初步研究

      1997(Z1).

      摘要 (1216) HTML (0) PDF 103.29 K (1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剂量铜日粮饲喂肉鸡的初步研究吴觉文1钟逸兰1罗献克2江德巨1吴善添1(1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州,510642;2广州市白云饲料总厂PRELIMINARYSTUDIESONFEEDINGBROILERWITHHIGHLEVELCOPPERSUL...

    • 饲粮添加胸腺肽对肉鸡增重、免疫及内分泌的影响

      1997(Z1).

      摘要 (1009) HTML (0) PDF 179.98 K (1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1日龄Avain鸡160只,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代谢能12~134MJ/kg,粗蛋白21%~23%的基础日粮。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于1~10日龄期间分别添加0644、1328、2656mg/只·d的胸腺肽。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42日龄时,各试验组鸡的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其中Ⅲ、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23日龄T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其中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Ⅲ、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38日龄时,各试验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各试验组血浆T3、T4浓度高于对照组,在28日龄时Ⅲ、Ⅳ组T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各试验组血浆GH浓度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 泰和鸡雏鸡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1997(Z1).

      摘要 (1043) HTML (0) PDF 173.03 K (1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泰和鸡雏鸡(0~4周龄)日粮Ⅰ、Ⅱ、Ⅲ的代谢能分别为1142、1188、1234MJ/kg,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90%、2100%、2310%。饲养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雏鸡的增重、每克增重消耗的代谢能和能量沉积率日粮间差异不显著(P>005),每克增重消耗的饲料和蛋白质日粮Ⅰ与日粮Ⅱ、Ⅲ间差异显著(P<005)。泰和鸡雏鸡日粮适宜的代谢能水平为1188MJ/kg,粗蛋白质为2100%。

    • 饲粮添加甜菜碱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影响的研究

      1997(Z1).

      摘要 (1107) HTML (0) PDF 148.89 K (10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苗1680只,分为7个处理,处理A喂基础日粮,处理B、C、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的蛋氨酸,处理E、F、G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的甜菜碱,前期和后期基础日粮中的蛋氨酸分别为038%和033%;试验结束时,每处理选6只鸡,采血分析血浆尿素氨(BUN)的含量,并做屠宰试验,分析胴体品质。结果表明:在1~21日龄,处理E效果较好,其增重与处理D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处理B、C差异极显著(P<001);在22~44日龄,处理E的平均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与处理B、D差异不显著,在这两期中随着甜菜添加量的继续增加,生产性能都下降;鸡的BUN含量也说明22~44日龄的蛋氨酸和甜菜碱的添加量都以005%为好;各处理的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甜菜碱各处理的腹脂率与处理A及后期含适量蛋氨酸的处理B差异不显著。结果证明甜菜碱可代替肉鸡日粮中24%左右的蛋氨酸,而对胴体品质无明显影响。

    • 肉鸡营养参数及环境因素对生产性能数学函数模型的研究

      1997(Z1).

      摘要 (1057) HTML (0) PDF 147.44 K (1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肉鸡生产的主要营养参数、环境因素进行数学函数模型的研究,探讨了代谢能、含硫氨基酸和饲养密度对肉鸡增重的效应以及其相互效应,为肉鸡增重最佳饲养管理措施组合方案和最优化生产条件提供依据。研究得出肉鸡主要营养参数及环境条件对肉鸡增重的数学函数模型为:Y=155278+1698X1+4116X2+5480X3+051X1X2-1169X1X3-961X2X3-2438X21-536X22+4972X23。

    • 抗热应激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浆主要离子浓度的影响

      1997(Z1):73-78.

      摘要 (1103) HTML (0) PDF 170.96 K (1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饲养试验和血浆离子浓度测定。研究了夏季高温下抗热应激剂对肉仔鸡生产的性能和血浆中的Na^+,K^+,CA^2+,p^6+,Cl^-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复合添加剂0.2%,KCl0.3%,NH4Cl1%和NaHCO30.5%、可显著改善肉仔鸡的采食量,增重,饲料效率和成活率;抗热应激剂有缓解热应激鸡血浆离子水平及比例变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