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3-7,19.
摘要:文章记述了我国线灰蝶族1新属1新种,即南岭灰蝶属Nanlingozephyrusgen.n.及其模式种南岭灰蝶Nanlingozephyrusnanlingensis,sp.n..新属与栅灰蝶属JaponicaTutt相近似,但地地翅面斑纹及雌性外生殖器差异明显。
1998(2):4-7,19.
摘要:用基因枪技术将雪 莲外源凝集素基因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分别转化到水稻的胚性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再生分别得到转基因Ⅰ和转基因Ⅱ植株。
1998(2):8-12.
摘要:在有近紫外光照下,万寿菊根甲醇浸提物,根据甲醇索氏提取物,全株乙醇浸提物,花石油醚萃取物的α-三连噻吩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的毒力分别是无近紫外光照下的73.8、10.4、16.6倍、大于5.2和101.7倍;
1998(2):13-19.
摘要:通过测定十字花科蔬菜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并从种子中提取硫代葡萄糖苷,测定其对小菜蛾产卵的影响。
1998(2):20-25.
摘要:以来源于两个不同基因库的菜豆种质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比较它们在华南地区酸性红壤上对低有效磷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供试菜豆种质在耐低磷性方面有基因型差异。
1998(2):26-30.
摘要:实验选用已知耐盐的5个水稻基因型作材料,在“种子植株-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系统中就水稻不同基因型钠离子累积与 耐盐性的关系作了比较研究。
1998(2):31-35.
摘要:采用6*6完全双列杂设计分析了水稻苗期耐盐性遗传及配合力特性.2套4周龄秧苗分别用常规和常规加60mol/m^3NaCl营养液培养3周后分别考察a。
1998(2):36-40.
摘要:胚乳退化继而诱发胚胎中途败育是导致‘塔1’无核芦突变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塔1’芦柑雌配子体初期发育正常,并能顺利完成授粉受精过程,胚肥能发育到球形胚,早心形胚。
1998(2):41-44.
摘要:报道了苦丁茶不愈组织直接从外植体获得分化芽及愈伤组织衣导的结果,讨论了体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在苦丁茶上应用的可能性。
1998(2):50-54.
摘要:试验鸡在10d龄用禽大肠杆菌O2、O78融合双价弱毒菌苗免疫,免疫后14d对O2、O78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73%和80%,免疫后42d的保护率分别为667%和7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采用ELISA检测免疫鸡血清抗O2、O78的IgM、IgG、IgA等类抗体的消长情况,结果显示,血清中各类抗体的ELISA总滴度与保护效果呈正相关.其中,IgM在免疫后2周内起主要保护作用,IgG在2周后起主要保护作用,IgA在血清中出现迟缓.
1998(2):55-59.
摘要:通过反转录及变退火温度PCR方法扩增出含先导序列的IBV广东地方分离株D41的S1基因cDNA,长度约1.7kb.利用双脱氧链终止法对其5′端测序,准确读到342个碱基,并确定了翻译起始密码子ATG的位置.
1998(2):60-63.
摘要:报道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南岭保护区)的植物资源状况.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南岭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75科、822属、2292种(含种下等级),包括裸子植物9科、20属、30种;被子植物166科、802属、2262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31种,广东省保护的珍稀植物2种;另有2新种,广东新分布种37种.南岭保护区经济植物资源丰富,有用材树种442种、药用植物893种、野生果树植物262种、芳香植物110种、油脂植物114种、淀粉植物113种、纤维植物46种、鞣料植物36种.
1998(2):64-70.
摘要: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25Ⅰ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包括水稻对125Ⅰ的吸收、运输、分配;125Ⅰ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水生植物对125Ⅰ的吸收、运转、分配,并计算出125Ⅰ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和125Ⅰ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水稻能吸收125Ⅰ,并可将吸收到的一半以上运转至地上部;成熟期谷粒中125Ⅰ的积累量最低,仅占全株的018%;125Ⅰ在土柱中迁移27d后,大部分分布在表层,分布随深度而呈指数规律递减;供试的4种水生植物中,矮慈菇(SagitariapygmaeaMiq.)对水体中125Ⅰ吸收最快,富集系数最大,到试验结束时达8579,可用来净化水体中125Ⅰ的污染,125Ⅰ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符合y=Aebt变化规律.
1998(2):71-75.
摘要:对华南赤红壤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变化于8.80×10-3~4.54cm2/min之间,并受土壤含水量、容重和毛管孔隙度的影响,而毛管孔隙度大小是影响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的首要因素.
1998(2):76-80.
摘要:对广东东莞市荔枝叶片黄化的调查分析表明,荔枝叶片生长受阻,叶尖,叶边缘黄化主要是由于叶片含氟量过高所致.用氟化钠溶液对荔枝新梢进行喷雾试验,其受害症状与污染区调查的症状是一致的.在氟污染区,随着荔枝叶龄的增加,叶片中氟含量会显著提高,且叶片各部位的含氟量有由叶中脉向边缘增大的趋势.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氟化物培养基中荔枝花粉的萌发会受到抑制.大量积累在柱头上的氟化物既可对柱头造成伤害,又可直接影响落在柱头上的花粉的萌发,这可能是破坏受精作用的主要原因.
1998(2):81-85.
摘要:干旱胁迫导致菜心叶片清除活性氧的平衡体系受到破坏,叶片SOD活性和ASA含量逐渐下降.轻度胁迫引起叶片CAT活性上升,而高度胁迫CAT活性下降.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AP、POD活性逐渐上升,MDA含量不断增加,自动氧化速率逐步提高,特别是在干旱胁迫的第6d开始,膜脂过氧化加剧,明显地抑制了菜心植株的生长发育.
1998(2):86-90.
摘要:用指数模型表示单粒体二段降速干燥过程,求解深床干燥基础方程:给出表示颗粒农产品深床干燥过程的诸解析式,说明求解法.
1998(2):91-96.
摘要:论述了均匀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探讨其在农业试验中的应用。
1998(2):97-101.
摘要:讨论了办公屏风的销售与室内布局特点,运用MIS/CAD系统集成技术、特征建模技术、ACAD菜单技术及开放式图形库集成技术,建立与产品目录数据库相关联的图形库,研究了CAD数据库接口技术,实现了从设计图纸输出到产品报价表输出的无缝连接;同时采用将图形块中二维信息与三维信息分层放置的方法,优化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从而解决了变换布局与复杂立体效果图之间的矛盾,使设计质量与工作效率均得到很大的提高.
1998(2):102-105.
摘要:用GC—MS分析了红芝子实体及菌丝体的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红芝子实体及菌丝体的氯仿提取物的酸性部分和中性部分均含有多种脂肪酸,但它们的含量存在差异.
1998(2):106-111.
摘要:报道了从天南星科植物尖尾芋(Alocasiaeuculata(Dour)Schot)中分离出了一种凝集素(简称AEL).AEL对兔血有较强的凝集效果,而对各型人血没有凝集作用;在3种糖蛋白中,粘液素胃粘蛋白对AEL的凝血活力抑制较强;AEL对培养人外周血白细胞的转化率高达88%,超过对照PHA的转化率;用SephadexG-200柱(94cm×1.6cm)测得AE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600;用癌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证明了AEL对肺腺癌细胞株P18没有直接杀伤能力.此外,还探讨了各种pH、温度、变性剂等理化因子对AEL凝血活力的影响.
1998(2):112-116.
摘要:应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二元Zn(N-het)2+和三元Zn(ATP)(N-het)2-配合物(N-het=3,4-二甲基吡啶和苯并咪唑,ATP=5′-三磷酸腺苷)在水溶液中(I=0.10mol·L-1,t=15、25和35℃)的稳定常数,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平衡常数△logKZn=logKZnZn(ATP)(ATP)(N-het)-logKZnZn(N-het)表示.与咪唑的相关值比较,揭示了三元配合物分子中N-het芳环与ATP的腺嘌呤环之间存在着堆积作用,这种作用依赖于配体的结构,并且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1998(2):117-122.
摘要:评价了有关生物起源的主要学说.提出代谢对生物分子,蛋白质对RNA基因,细胞对病毒的同步起源假说,将各种观点综合为统一的细胞和病毒起源的进程.
1998(2):123-134.
摘要:巧茶中木栓烷型三萜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张1陈耀祖1刘家良2黄慧民2海景2(1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2广东工业大学化工系)SOLATIONANDSTRUCTRUALIDENTIFICATIONOFTHETRITERPE...
1998(2):125-126.
摘要:不同基因型甘蔗磷素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初报万美亮邝炎华(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州,510642)PRELIMINARYSTUDIESONTHEKINETICSOFPHOSPHORUSUPTAKEBYSUGARCANEOFDIFFERENTGEN...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510642 电话:(020)85280069/3874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