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22(2):1-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01
摘要:就广东省高州市典型坡地相邻地块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表明:人工梯地上的农林复合系统和多年生物复合群落的土壤容重,土壤结构和土壤持水力及水分渗透力与相邻天然森林土壤相近,优于退化灌草丛和残林地,其土壤有机质,N,P,K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也普遍比已退化坡地的高,揭示建立仿森林结构的农林复合系统和多年生作物复合群落,并注意实行水土保持的耕作,是退化坡地生态重建的有效途径之一。
2001, 22(2):5-7.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02
摘要:分析了增城市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增城市土地利用按地区分布和利用方式的差异归纳为城镇密集区,农地开敞区和生态建设区3种用地发展模式,根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采取不同的开发利用策略,并从规划,政策,管理等方面提出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2001, 22(2):8-10.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03
摘要:以甲醇作为有机改性剂 ,30mmol·L-1NaOH + φ(甲醇 ) 15 %为淋洗液 ,建立了菜豆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同时分析的离子色谱法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同时分析菜豆根部和叶部乙酸、琥珀酸、柠檬酸、NO3-、NO2 -、Cl-、SO4 2 -、PO4 3 -等物质 ,其检测限为 0 .0 2~ 0 .40mg·L-1,线性工作范围为 2~ 12 0mg·L-1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低于 10 % ,相关系数在 0 .935 4~ 0 .9984之间 ,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10 0± 10 ) % .与Na2 B4 O7或Na2 CO3/NaHCO3 作淋洗液相比 ,该法准确、方便、快速且不受干扰 ,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2001, 22(2):11-1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04
摘要: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用量和氮,钾配施对大青菜产量,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千克风干土施氮0-0.32g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大青菜的产量,硝态氮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明显增加,而水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叶片有效光合速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每千年风干土施氮0.16g时达到最高值,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千克土施氮0.24和0.32g时配施钾肥,对提高大青菜的产量,降低其体内的硝态氮含量和改善其营养品质方面均具有一定效果。
2001, 22(2):15-17.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05
摘要:探讨了氧化剂和还原剂对离体荔枝果皮色素苷颜色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剂可显著促进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花色素苷由红色迅速变为褐色,当pH值升高时,这种作用更显,还原剂不能抵消氧化剂的破坏作用,反而促进花色素苷的降解,导致花色素苷褪色,Na2S2O7可提高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形成花色素苷SO^-3复合物,可见,荔枝采用后果皮累积的活性氧对花色素苷的降解作用可能与果皮褐变具有密切关系。
2001, 22(2):18-20.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06
摘要: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研究了主要内部相关因素对果皮色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皮转色前,可溶性糖和花色苷同步快速上升,糖的合成与花色苷的合成有重要的相关性,还不足以证明PAL是花色苷合成的关键酶;果实商品成熟期果皮pH值的增加不利于花色苷红色的表现,pH值对花色苷合成的影响比较复杂,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001, 22(2):21-2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07
摘要:探讨了卡那霉素 (Kan)、羧苄青霉素 (Cb)、头孢霉素 (Cef)和氨苄青霉素 (Amp) 4种抗生素对台湾青枣幼嫩茎段和疏松的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初步确立了对台湾青枣 (ZiziphusmauritianaLam .)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中的抑菌和转化体的筛选策略 .Kan 75mg·L-1时 ,5 0d后茎段基本停止生长并开始变成白色 (白化 ) ;Kan2 5mg·L-1时 ,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Kan 5 0mg·L-1时 ,其生长基本停止且开始褐变 ,Kan 75mg·L-1以上时胚性愈伤组织完全变褐 .适当浓度的Cb或Cef对芽的伸长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b +Cef却对芽的伸长出现轻微的抑制效应 .Amp对茎段生长有抑制作用
2001, 22(2):27-30.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09
摘要:用非注山毛豆叶丙酮提取物或鱼藤酮点滴处理菜粉蝶幼虫,出现畸形幼虫和畸形蛹,对畸形幼虫和畸形蛹的真皮细胞和内外表皮分别进行了超显微结构观察,发现鱼藤酮及其类似物影响昆虫旧表皮的分解和新表皮的合成是导致虫体畸形的主要原因,并对畸形蛹体壁的几丁质,粗脂肪,粗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
2001, 22(2):31-3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10
摘要:研究了Potter喷雾法操作因子对杀虫剂沉积量和毒力的影响,15,30,60,120s4种沉积时间对沉积量的影响很小,不影响乐斯本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毒力,但喷雾体积和喷雾压力对沉积量有显著影响,对乐斯本,灭多威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杀虫剂的毒力也有显著影响,喷雾压力对沉积量和毒力的影响要小于喷雾体积,这3种杀虫剂4mL处理的毒力(LC50)比0.5mL处理分别高11,3和5倍,而不同喷雾压力处理之间的毒力差异均在2倍以内,操作因子对毒力曲线的斜率的影响很小,因此影响Potter喷雾法毒力测定结果的操作因子主要是喷雾体积和压力,适宜的操作条件是:沉降时间30-60s,喷雾体积1-2mL,喷雾压力100kPa.
冯夏 , 陈焕瑜 , 吕利华 , 莫严 , 卢悦昌 , 谢齐贺 , 张小雄
2001, 22(2):35-3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11
摘要:广东省供港菜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有逐年上升趋势,1992年抗性为2倍,1994年为12倍,1996年达20倍,广州内陆菜区与供港菜场1992和1999年小菜蛾对几种蔬菜常用药剂的抗性对比表明,2个菜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t制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定虫隆的抗性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供港菜场小菜蛾的抗性更强,对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及杀螟丹等有机化学农药的抗性,1992年1999年则差别不大,象氰戊菊酯这样近年较少使用的药剂,抗性有减弱的迹象,抗Bt品系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无交互抗性,对阿维菌敏感的小菜蛾在阿维菌素的选择压力下亦会产生抗性,连续选育20代,抗性倍达11.55倍,用阿维菌素选育的抗性品系对定虫隆产生了明显的抗性,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交互抗性。
2001, 22(2):39-41.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12
摘要:报道了 1997~ 1999年间对广州地区天南星科观赏植物真菌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所鉴定的 3个新真菌病害 :苞叶芋 (Spathiphyllumkochii)褐腐病、龟背竹 (Monsteradeliciosa)锈病和千年键 (Homalomenaocculta)褐斑病 ,其病原真菌分别为苞叶芋帚梗柱孢霉 (CylindrocladiumspathiphylliSchoultiesetal.)、Pucciniapaullulaf.sp .monsteraeH .Sydow&P .Sydow和一种拟茎点霉 (Phomopsissp .) .同时列出广州地区天南星科观赏植物的真菌病害名录
2001, 22(2):42-45.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13
摘要:柑桔白癞病是柑桔果实上的一种果皮病害,在果面形成白色点状,线状,分枝状,圆形,不规则形病斑,仅引起表皮层细胞坏死,其病原菌被鉴定为胶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uides Penz.),柑桔砖格孢(Alternaria citri Ell.et Pierce)和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3种真菌可以单独或混合侵染,田间貌似健康的病树是此病的重要菌源之一。该病始于5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盛发期,参试的5个栽培柑桔品种(种类),以朋娜橙抗病性最强,果实套袋可以大大降低发病率,石硫合剂对该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达60%。
2001, 22(2):46-4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14
摘要:以普通玉米和超甜玉米为试材,比较两玉米中在苗期的蔗糖合成酶与磷本蔗糖合成酶的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从胚芽期到五叶期,超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的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的活力逐渐升高,并且超甜玉米中这两种酶的酶活力都高于普通玉米。
2001, 22(2):49-51.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15
摘要:采有穗茎注射,花粉管通道法,将大豆总DNA导入春小麦品种宁春四号和宁春16号,引起受体小麦穗长,穗粒数,粒型和化学品质等性状的广泛变异,对变异株进行筛选,获得了比受体蛋白质量提高2.0%-5.5%的变异株系,平均变异率为3.5%,SDS-PAGE结果显示变异株新增加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78.5,0,33.7的组分。
2001, 22(2):52-55.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16
摘要:用 5 0~ 40 0mg·L-1的二氯苯醚菊酯 (PER)处理黄瓜幼苗 48h ,叶绿素 (Chl)总量、Chla、Chlb、原Chl分别比对照下降 5 .5 5 %~ 46 .43% ,5 .94%~ 48.87% ,4.2 8%~ 38.5 3%和 4.43%~ 30 .5 4% .其相关系数分别是 - 0 .9887,- 0 .9897,- 0 .983 1,- 0 .992 0 .用 2 5 0mg·L-1的PER处理 6d后 ,Chl总量、Chla、Chlb、原Chl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 41.6 2 %、43.30 %、36 .6 2 %、2 7.84%和 36 .47% .用 5 0~ 35 0mg·L-1的PER处理黄瓜幼苗 48h后 ,叶绿素酶活性比对照升高 4.72 %~ 2 2 .6 1% ;而δ 氨基乙酰丙酸 (ALA)合酶和ALA脱水酶活性分别比对照下降 8.0 7%~31.92 %和 3.30 %~ 2 9.77% .讨论了PER影响Chl含量的可能机理
2001, 22(2):56-5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17
摘要:研究了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特性,包括其形态,外观和酶学性,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是粒径分布范围较均匀的球形微粒,固定化酶的表现米氏常数K^appm(酷蛋白)为0.055%,是溶液酶的米氏常数Km的0.13倍,最适pH为8.0,pH稳定性在7.0左右,热稳定性在15-35℃范围内,操作半衰期为25d,该结果为壳聚糖微球固定化木瓜蛋白酶酶反应器的测试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1, 22(2):59-61.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18
摘要:以壳聚糖和丝素2种高分子物质溶液了适比例混合,再加入戊二醛后,在聚乙烯薄膜上均匀涂布,真空干燥成合金膜,并对合金膜的外观,溶 胀度,酶固定化效果等性状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丝素合金膜的柔韧性好,在不同pH值下的溶胀度稳定,具有亲水性强,含游离氨基多等优点,是固定化酶尤其是固定化荷电负性酶的优良载体。
张志胜 , 何琼英 , 傅雪琳 , 欧秀娟 , 林伟强 , 蒋俊岳
2001, 22(2):62-65.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19
摘要:以兰属,文心兰属,蝴蝶兰属的兰花为材料,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及其杂交种子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国兰类各种间杂交易成功,结果率为80%以上;(2)墨兰和大花蕙兰杂交,结果率和杂交种子数量胡品种和正反交不同而异;(3)兰属和其他属兰花杂交,结果率较低,且的杂交种子量很少;(40兰花杂交种子萌发形成的中间繁殖全的种类和数量,随杂交组合不同而不同,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子萌发后形成原球茎,其余组合产生根状茎,通过原球茎和根状茎途径已生产兰共杂种试管苗近万株,并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育种和杂种试管苗生产进行了讨论。
2001, 22(2):66-6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20
摘要: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短柱茶组9种1变种的花类进行形态观察和比较研究,本组的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表明该组是一个自然类群,根据花粉外壁表面纹饰特征,可大致将该组的花粉分为2种类型:穴-网状纹饰和皱沟状纹饰,讨论了陕西短柱茶,细叶短柱茶的分类问题。
2001, 22(2):69-72.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21
摘要:为探讨铬元素对产蛋鸡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在基础日粮(含Cr5.09mg/kg)中分别添加铬0,5和50mg/kg饲养4个月,观察其产蛋性能,检测血浆雌二醇(F2),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于试验结束时进行卵泡细胞的离体培养,结果表明,添加5mg/kg铬有利于产蛋率的提高及产蛋高峰期(>90%)的持久,不同铬日粮对血浆中上述激素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在组间产蛋率出现显著差异时,试验P,LH水平也相应地比对照组高,离体试验表明,铬可以通过直接对卵泡发生作用促进E2的合成与分泌(P<0.01),对P分泌也有促进趋势。
2001, 22(2):73-75.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22
摘要:7头健康杂种,安照随机拉丁方设计,进行静注,肌注及内服沙拉沙星(5mg/kg)的药动学研究,30只艾力肉鸡,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进行静注,肌注及内服沙拉沙星(10mg/kg)的药动学研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鸡血浆中沙拉沙星的浓度,统计矩原理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健康猪,鸡给药后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动物间药动学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沙拉沙星在鸡体内较猪体内吸收更迅速,分布更广泛,消除更快。
2001, 22(2):76-7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23
摘要:传统的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设计选用单一的机构,由于其性能的限制,在设计时只能根据秧爪运动轨迹,取秧与插秧角度来设计插秧机分插机构,但分插机构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在各关键位置及各工作段时秧爪尖的运动速度,只有同时考虑这两方面的需要,才能设计出性能良好的分插机构,文章采用空间RSSR机构与平面连杆机的组合机构来实现这一目的。
2001, 22(2):79-82.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24
摘要:通过研究10种多糖亲水胶体各自特性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发现部分亲水胶体之间具有协同作用,黄原胶与魔芋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复配能协同增稠,胶凝,当ρ(黄原胶):ρ(魔芋胶)为8:2时,凝胶强度最大,卡拉胶与魔芋胶能协同胶凝形成韧性极强的凝胶,瓜尔豆胶与黄蓍胶能协同增稠,当ρ(瓜尔豆胶):ρ(黄蓍胶)为7:3时,协同增稠效果最佳。
2001, 22(2):83-85.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25
摘要:用0.01kg/L壳聚糖溶液(Ⅰ),含0.01kg/L Vc的0.01kg/L壳聚糖的混合溶液(Ⅱ)和含0.01kg/L Vc,0.002kg/LEDTA的0.01kg/L壳聚糖的混合溶液(Ⅲ)涂膜于荔枝(淮枝品种)果实表面,于室温下放置,结果发现,涂膜比不涂膜(对照)果皮颜色好,烂果率低,质量损失小,呼吸速率低,其中含有Vc的壳聚糖溶液Ⅱ保鲜效果最好,室温下(33-34℃)荔枝的货架寿命延长至3d。
2001, 22(2):86-8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26
摘要:利用刚果红以筛选法从芽孢杆菌中筛选到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理想菌株,即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ls)NCIMB 11034。该菌产酶条件以槐豆胶或魔芋胶作为碳源,以酵母抽提物作为氮源,25℃培养27h为宜,该酶最适作用温度60℃,最适作用pH5.4,60℃保温3h酶活性不损失,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01, 22(2):89-91.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27
摘要:研究了味精废水菌体蛋白浆料的过滤特性与变气压过滤脱水的主要工艺 .结果表明 :味精废水絮凝分离得到的菌体蛋白浆料为极可压实性物料 ;对絮凝菌体蛋白浆料宜选用型号为 12 0 - 747的涤纶滤布 ;采用 3× 10 4 Pa (90s)→ 7× 10 4 Pa(90s)→ 12× 10 4 Pa(90s)→ 18× 10 4 Pa(30s)的压力调节方式能使菌体蛋白浆料过滤脱水效果提高
2001, 22(2):9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1.02.028
摘要:应用计算机对化学实验“最大泡压法测溶液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σ和浓度c之间的关系方程,从而求出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吸附量г。最后通过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求出正丁醇溶液的饱和吸附量г∞,进而求得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SB。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510642 电话:(020)85280069/3874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