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29
摘要:报道了广东省禾本科植物分布新记录:细叶旱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 P. Beauv. var. praticola Ohwi和线叶笔草Pseudopogonatherum contortum (Brongn.) A. Camus var. linearifolium Keng ex S. L. Chen. 所引标本均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和深圳仙湖植物园标本馆(SZG).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30
摘要:建立了猪肌肉中乙酰甲喹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试样用双蒸水提取,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选择甲醇-水(40∶ 60,V∶ V)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在373 nm波长处检测. 该方法检测的乙酰甲喹在0.040~2.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50、100、400 μg/kg 3水平加标平均回收率在71.1%~77.4%之间,批内变异系数为3.8%~5.4%,批间变异系数为2.8%~7.4%;乙酰甲喹在猪肌肉中的检出限达16 μg/kg,定量限为50 μg/kg.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3
摘要:作为锯材表面常见缺陷的裂缝和孔洞,其共同特点在于所在部位厚度尺寸相较于正常材而言要小. 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形成了待检测材面的轮廓信息,把激光位移传感器输出的轮廓距离信息转换成图像的灰度值而形成轮廓图像. 根据裂缝和孔洞缺陷的形状特征,在统计的基础上提取了裂缝和孔洞缺陷的4个识别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用于裂缝和孔洞缺陷识别的8条规则. 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基于激光扫描成像技术的锯材裂缝和孔洞缺陷的视觉识别系统不仅可以正确表征裂缝和孔洞等厚度缺陷信息,而且能够精确地定位和分类上述缺陷.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4
摘要:设F为区域D内的一族全纯函数,k为正整数,n0,…,nk为k个非负整数,满足n0 … nk≥2,且存在ni≥1(0≤i≤k-1). 若对任意f(z)∈F,f(z)的零点重数≥k,且fn0(z)(f′(z))n1…(f(k)(z))nk≠1,则F在D内正规.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1
摘要:以广陆矮4号Oryza sativa ssp. indica为母本,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为父本杂交和回交构建了1个含122个单株的BC2F2群体,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分蘖数及其增量的QTL定位分析,确定了与水稻分蘖数有关的QTL数量及其表达时期. 结果表明,共有9个QTLs与水稻分蘖数有关,它们分布在第1、2、5、8、9和11号染色体的相应标记区间内. 各个QTL对分蘖数均表现出加性和显性作用,且多数位点的显性作用强于加性作用. QTL的表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5个QTLs主要集中在一定时段内表达. 研究结果不仅提供了水稻分蘖数QTLs在某个时期的"静态"信息,而且提供了它们在整个发育期的"动态"信息,为有效发掘利用普通野生稻资源中蕴藏的有利分蘖数基因提供了依据.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2
摘要:通过田间和水培试验,探讨了柱花草适应酸性缺磷土壤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可能的生理机制. 田间试验表明,12个供试柱花草对酸性缺磷土壤的适应性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磷效率的高低. 其中头状柱花草(Capitata)、马弓形柱花草(Fine stem)、Mineirao柱花草(Mineirao)和CIAT1517柱花草(CIAT1517)属于磷低效不敏感型;热研2号柱花草(Reyan2)、热研5号柱花草(Reyan5)、GC1581柱花草(GC1581)和TPRC2001-1柱花草(TPRC2001-1)属于磷高效敏感型;西卡柱花草(Seca)属于磷高效不敏感型,有钩柱花草(Verano)、灌木柱花草(Seabrana)和TPRC2001-2柱花草(TPRC2001-2)表现不稳定. 在田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挑选出适应性差异较大的TPRC2001-1、Fine stem和Verano进行水培试验,结果发现,在水培条件下,柱花草的磷效率和磷吸收效率具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而磷利用效率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 此外,虽然低磷胁迫能显著提高供试柱花草叶部和根部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但其基因型差异不显著. 表明柱花草对酸性缺磷土壤的适应性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主要来自磷吸收效率,而与酸性磷酸酶活性等磷利用效率指标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韩冬梅 , 吴振先 , 李建光 , 潘学文 , 李荣 , 陈子健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3
摘要:以'石硖'和'古山二号'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cv.Shixia and Gushan No.2为试材,对果实成熟度与耐贮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间,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糖含量及内果皮褐变指数在果实完全成熟前后或过熟后都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提出以比熟度作为量化衡量果实成熟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石硖'和'古山二号'龙眼果实最适贮藏的采收成熟度均为完熟前8.5~9.0成熟度(10为完全成熟),约为花后90~95 d;随着成熟度的提高,果实质量损失率下降,贮藏后好果率也下降,与'古山二号'龙眼相比,'石硖' 龙眼的质量损失率较低,耐贮性较高. 不同成熟度果皮细胞显微结构研究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皮结构由致密逐渐变得疏松,细胞结构变得模糊,细胞间隙逐渐增大,组织趋向分解,其变化与果实衰老、耐贮性降低的变化一致,'古山二号'龙眼耐贮性较低,这与其果皮组织结构比'石硖'疏松有关.
李军辉 , 卢瑛 , 尹伟 , 聂呈荣 , 吴大付 , 张朝 , 陈春霞 , 董飞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4
摘要:采集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农田种植的蔬菜可食部分和对应的土壤耕层样品,分析了蔬菜和土壤中Zn、Cu、Pb、Cd含量;根据国家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评价了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并研究了不同种类蔬菜中重金属的积累特性. 结果表明,除2个蕹菜样品中Pb和1个葱样品中Cd外,所有蔬菜样品中Zn、Cu、Pb、Cd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限量标准;不同重金属元素在蔬菜中的富集系数大小为Cd>Zn>Cu>Pb;不同种类蔬菜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为叶菜类>瓜类;蔬菜Zn含量与土壤Zn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蔬菜Cu、Pb和Cd含量与土壤中对应元素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 就食品安全而言,瓜类蔬菜比叶菜类蔬菜更适宜在该工业区周边农田种植.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5
摘要:以浑善达克沙地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74种草地植物的避牧性. 74种沙地草地植物的避牧强度变动于0.36~1.00. 其中避牧强度为1的有21种,为0.90~0.99的34种,为0.80~0.89的11种,为0.70~0.79的4种,≤0.70的4种. 根据沙地草地植物的避牧强度,将74种草地植物划分为4种类型,即强度避牧植物、中度避牧植物、弱避牧植物和不避牧植物. 植物避牧的机制主要有化学避牧机制、低频度避牧机制、低矮型避牧机制、粗糙型避牧机制. 植物的避牧性与其盖度、高度、密度、频度、产量、优势度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P<0.05).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6
摘要: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地上部化感活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他们分别是α-香树脂醇、豆甾醇和阿魏酸. 对此3种单体的化感作用活性研究表明:阿魏酸和α-香树脂醇在1.00、0.50和0.25 mg/mL 3种质量浓度下,对萝卜、菜心和水稻3种受体的抑制作用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7
摘要:测定了21种植物水提取物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芽前处理的抑制活性. 结果表明,油茶Camellia oleifera提取物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0种供试植物. 培养皿法测得油茶水提取物芽前处理对稗草种子发芽率、茎长、根长和鲜质量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22、0.36、0.11 和 1.19 g /mL(鲜质量,下同),小杯法测得芽后处理对茎长、根长和鲜质量的IC50分别为0.17、0.05和1.80 g /mL,表明油茶水提物对稗草具有除草活性.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8
摘要:为了寻找安全、高效的除草活性化合物,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与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的缩合反应得到8个新化合物,产率为28%~64%. 利用1H NMR 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化合物2、3和7对油菜Brassica napus具有优异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抑制率达到100%,其效果优于对照化合物2,4-D,其中化合物2和7表现出很好的向顶输导特性. 化合物1和5具有优异的促生长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向根积累特性.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09
摘要:用毒死蜱对甘蓝薄翅螟Crocidolomia pavonana的实验种群进行抗性品系的选育. 经10代的室内汰选,该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显著下降,筛选后F10的LD50(0.486 2 μg*头-1)比筛选前F0的LD50(0.048 μg*头-1)提高了10.13倍. 应用Tabashnik的阈状分析法分析了甘蓝薄翅螟对毒死蜱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其在毒死蜱不同选择压下的抗性发展速率进行了预测. 该虫对毒死蜱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570 8,当室内汰选的死亡率为50%~90%时,甘蓝薄翅螟要获得对毒死蜱的10倍抗性,需要经过5.03~11.13代. 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甘蓝薄翅螟对毒死蜱的抗性与羧酸酯酶、谷胱苷肽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这3种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10
摘要:选用4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和1个地方糯稻品种,以不同品种组合及按不同行比种植进行田间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研究. 结果表明,糯稻与籼型水稻品种间栽可有效地减轻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率和严重度,不同品种组合防病效果不同,混合间栽组合中黄壳糯效果较好,与其净栽模式相比,2005和2006年在糯稻品种上白叶枯病的最高防效分别达52.0%和86.4%,在主栽籼稻品种上白叶枯病的最高防效分别为59.3%和66.6%;以黄壳糯作为间栽品种时,可有效降低病害传播距离,与净栽相比,间栽种植水稻白叶枯病传播距离降低了21.8%~59.2%;同一品种组合、不同行比的间栽模式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效果不同,混合间栽的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配比关系,其中以主栽品种与间栽品种按6∶ 1行比种植,对病害的控制效果最好.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11
摘要:以1992年Landsat TM、2005年SPOT影像为信息源,一个斑块为基本研究单位,GIS为平台,结合GPS定位调查,研究了广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 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公园绿地覆盖率差异较大;公园绿地建设重点放在天河、白云和黄埔区;公园绿地景观人为干扰减少;公园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平均连接水平较低;公园绿地服务盲区大量减少,服务能力大大提高,但仍不尽完善. 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服务盲区的分析,探索公园绿地合理布局,为广州市公园绿地规划、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廖宝文 , 管伟 , 章家恩 , 唐国玲 , 雷振胜 , 杨雄邦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12
摘要: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珠海市淇澳岛天然红树林(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arniculatum)和人工红树林(3~5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群落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半年时间内,秋茄种群平均地径和胸径均显著增加,高度变化小;桐花树种群平均地径、胸径和高度变化均不显著;无瓣海桑生长快速,不同年龄段的地径、胸径和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无瓣海桑人工林群落中,随着林龄的增长,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无瓣海桑作为先锋造林树种,可有效压制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长,并促进乡土红树植物定居生长.
吕浩荣 , 刘颂颂 , 叶永昌 , 朱剑云 , 莫罗坚 , 李年生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13
摘要:用网格法对东莞市古树名木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数量特征. 结果表明,东莞市现存的2 066株古树名木隶属28科45属56种,以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杧果Mangifera indica、木棉Bombax ceiba、荔枝Litchi chinensis的株数最多,分别占总株数的66.07%、6.49%、5.81%和3.05%. 古树名木在91个网格中每网格的数量分布为0~107株,平均为22.62株,标准差为23.94;种类分布为0~11种,平均为3.86种,标准差为2.75. 古树名木在纬度带的数量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00 04),经度带则没有差异(P=0.069 9);在种类分布方面,经度带(P=0.025 8)和纬度带(P=0.003 3)均具有显著差异. 东经113.65°~114.00°和北纬23.00°~23.15°是东莞市古树名木分布的集聚地区,需要优先保护.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14
摘要:成功扩增了猪缩胆囊素(CCK)基因C末端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SDS-PAGE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000的融合蛋白,最高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21%,蛋白可溶性分析表明,融合蛋白主要是以可溶性形式表达. Western-blotting证实,可溶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CCK-8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以纯化后的蛋白为免疫原制备油乳剂疫苗免疫蛋鸡,结果表明,CCK蛋白可在鸡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加强免疫后蛋鸡血清和卵黄中CCK抗体可维持在较高水平. 为了研究含有CCK抗体的蛋黄粉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将其作为添加剂饲喂20日龄肉鸡,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添加100 和300 g/t含CCK抗体蛋黄粉的肉鸡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试验全期体增质量分别提高2.34%、3.80%,采食量分别提高0.91%、2.65%,且对饲料体增质量比无显著影响.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15
摘要:利用石蜡切片观察了郁南无核黄皮和有核鸡心黄皮胚囊发育状况. 结果表明:郁南无核黄皮胚囊发育存在败育现象,即表现为开花当日有91.9%的胚囊未发育达到受精的成熟状态,花后1~7 d,仍有81.6%的胚囊未发育达到八核期成熟胚囊;而对照材料有核鸡心黄皮在开花当日和花后7 d内发育到八核期成熟胚囊的比率分别为96.7%和100%. 郁南无核黄皮胚囊受精前败育是导致其无核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其和有核黄皮混种能稳定保持无核性状的重要原因.
孔令辰 , 侯佳蕾 , 蒋文泓 , 聂飞 , 敖艳华 , 廖明 , 任涛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16
摘要:参考新城疫病毒融合基因(fusion gene, F gene)序列,设计了2对能够特异性地识别F基因上的6个区域的引物,并以此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环介导逆转录等温扩增(RT-LAMP)方法检测NDV.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时短(2 h内完成)、特异性好而且灵敏度高,最小检测限可达100 pg;对人工发病样品进行鸡胚分离和RT-LAMP检测,二者的阳性符合率高达93.5%;同时采用镁离子沉淀对检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方便利用肉眼直接观察.
吕晓丽 , 崔保安 , 陈红英 , 魏战勇 , 王东方 , 郭小参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17
摘要: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乙脑病毒(JEV)的E基因序列和猪流感病毒(SIV)的N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引物,分别建立了JEV和SIV的单项RT-PCR诊断方法,通过对扩增条件的筛选,最终成功地建立了JEV和SIV的复合RT-PCR诊断方法,利用一次RT-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JEV的349 bp和SIV 155 bp的特异性片段,而猪瘟病毒(HCV)、猪蓝耳病病毒(PRRSV)、正常细胞(PK-15)核酸扩增结果为阴性,对JEV和SI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00和10 pg的cDNA. 该方法适合对JEV和SIV的联合检测和鉴别诊断.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18
摘要:通过改变酶反应温度和pH,分析了南美白对虾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胃、肝胰脏、肠道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30、40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0 ℃,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6.0、6.0、7.5,脂肪酶的最适pH均为7.0,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6.0、7.0、6.5. 说明脂肪酶在中性时活力最高,淀粉酶在中性偏酸性时活力最高,蛋白酶在胃和肝胰脏偏酸性、在肠道中性偏碱性时活力最高. 在一定温度和pH范围内,脂肪酶、淀粉酶的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19
摘要:根据GenBank中猪IL-12p40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377 bp的部分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中,构建成含IL-12p40部分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 利用反向PCR技术构建与扩增377 bp片段共用同一对引物但扩增255 bp片段的竞争重组子. 通过重组质粒与竞争重组子竞争定量PCR方法(qc-PCR),建立了猪IL-12p40的标准竞争曲线和直线回归方程.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20
摘要:分离纯化抗副溶血弧菌IgY,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 ELISA),分析了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 将水稀释法、乙醇沉淀法和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联用以分离纯化抗副溶血弧菌IgY,然后以纯化的IgY为一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兔抗鸡IgY为二抗,建立检测副溶血弧菌的间接ELISA方法. 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一抗的最佳工作质量浓度为15 μg/mL,二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 10 000,副溶血弧菌培养液的检出限为1.0×105 cfu/mL,该方法对测定的其他8种菌株没有交叉反应. 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副溶血弧菌进行检测.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21
摘要:在预备性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工艺研究. 根据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特性,分折了热压温度、纤维尺寸、施胶量和液体石蜡量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取值范围内,热压温度、纤维尺寸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物理性能的综合影响较显著,施胶量和液体石蜡量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物理性能影响较小. 因而在本试验条件下,就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而言,较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为:温度150 ℃,纤维尺寸8 mm,施胶量w=10%,液体石蜡量w=1.0 %.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22
摘要:利用广东省农作物生物灾害监测体系的各指标因素,建立基于 WebGIS 平台的广东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动态监测系统. 本系统实现了生物灾害监测信息实时传输、自动分析、直观显示和信息发布,改变了传统的生物灾害信息的采集方法和传递技术以及生物灾害预测预报的方法,为广东省农作物生物灾害监测数据的管理、应用和决策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统一、可靠的信息平台. 经过了1年的试运行,本系统稳定可靠,且具有较好的伸缩性和扩展性,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广东省的农作物生物灾害防治工作.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23
摘要: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和种群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了在有机荔枝园区中荔枝蝽象卵寄生天敌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对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自然种群的控制效果. 结果表明,在放蜂区和对照区中,平腹小蜂的寄生率分别为82.57%和9.23%,荔枝蝽象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0.97和11.55,处理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084,即平腹小蜂对荔枝蝽象的控制效果达91.6%. 可见,在有机荔枝园中,单独释放平腹小蜂完全可达到控制荔枝蝽象种群数量的目的.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24
摘要:根据GenBank发表的鸭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以经ConA诱导的广州白鸭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出长度为36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 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 simple vector上,经酶切、PCR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了鸭IL-2成熟蛋白基因的完整克隆. 构建的表达质粒pET-IL-2经BamHI、XhoⅠ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经SDS-PAGE分析,在约33 000处出现新的蛋白条带,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能够被抗His单克隆抗体识别,体外活性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25
摘要:作为锯材表面常见缺陷的裂缝和孔洞,其共同特点在于所在部位厚度尺寸相较于正常材而言要小. 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形成了待检测材面的轮廓信息,把激光位移传感器输出的轮廓距离信息转换成图像的灰度值而形成轮廓图像. 根据裂缝和孔洞缺陷的形状特征,在统计的基础上提取了裂缝和孔洞缺陷的4个识别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用于裂缝和孔洞缺陷识别的8条规则. 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基于激光扫描成像技术的锯材裂缝和孔洞缺陷的视觉识别系统不仅可以正确表征裂缝和孔洞等厚度缺陷信息,而且能够精确地定位和分类上述缺陷.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26
摘要:设F为区域D内的一族全纯函数,k为正整数,n0,…,nk为k个非负整数,满足n0 … nk≥2,且存在ni≥1(0≤i≤k-1). 若对任意f(z)∈F,f(z)的零点重数≥k,且fn0(z)(f′(z))n1…(f(k)(z))nk≠1,则F在D内正规.
2008, 29(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8.04.027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西藏产雪层杜鹃挥发油,用GC/MC技术对雪层杜鹃挥发油进行分析. 检测出了4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的80.04%. 其主要成分是:δ-杜松烯(w=15.47%)、α-杜松醇(w=10.23%)、顺,反-合金欢醇(w=8.03%)、香芹酚甲醚(w=8.08%)、α-杜松醇异构体(w=7.77%)等,与该亚组的北方雪层杜鹃的挥发油主成分有较大差别.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510642 电话:(020)85280069/3874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