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3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添加不同比例粘合剂的育苗块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27

      摘要 (1271) HTML (0) PDF 220.17 K (1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碧龙一号黄瓜为供试作物,以育苗块方式育苗,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粘合剂对育苗块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粘合剂添加对育苗块的成型效果影响较大,随着粘合剂比例的增加,育苗块浸润后的散坨率降低,但对黄瓜秧苗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随着粘合剂比例的增加,秧苗品质下降,试验证明,基质与粘合剂体积比为110:1的处理不但具有较好的育苗块成型效果,且能够保证秧苗品质,其次为基质与粘合剂体积比为100:1,二者均高于对照,基质与粘合剂体积比为80:1的处理秧苗品质最差.

    • 东莞大岭山7种林分凋落物的养分动态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28

      摘要 (1111) HTML (0) PDF 211.41 K (1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网格法设置样地调查东莞大岭山林分凋落物的伞N、全P和全K含量,利用地统计学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凋落物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凋落物养分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全N、全P和全K的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球状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其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分别为0.278、0.592和0.579,属于中等程度空间相关.

    • 广东省杜鹃花属新资料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29

      摘要 (1090) HTML (0) PDF 144.18 K (1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确定了大田顶杜鹃Rhododendron datiandingense Z.J.Feng的主模式标本.东南杜鹃R.dunnii Wils.与弯蒴杜鹃R.henryi Hance在叶面和子房的毛被及花萼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该类群应从变种R.henryi Hance var.dunnii (Wils.)M.Y.He恢复为独立种.

    • 猪大肠埃希菌肠毒素基因的多重PCR检测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30

      摘要 (1331) HTML (0) PDF 222.67 K (1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耐热肠毒素(STa、STb)基因和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保守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可扩增目的片段为182、108和336 bp的引物,建立了检测ETEC耐热肠毒素基因和不耐热肠毒素基因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EDL933、猪链球菌Streptcoccus、鼠伤寒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typhimrium和猪肺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pneumotropic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并且能检测到102cfu/mL稀释度的标准菌.对11株分离自广东佛山地区腹泻仔猪的待检菌株进行检测,结果为:含STa基因的菌株为5株;含STb基因为2株;含LT基因为3株,其中2株同时具有STb和LT基因.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用于ETEC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 增香剂对香稻香气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01

      摘要 (1480) HTML (0) PDF 252.96 K (1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自制增香剂对香稻糙米香气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齐穗期喷施增香剂2能显著提高桂香占糙米的香气含量;经过增香剂处理后,桂香占籽粒的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增香剂2使得齐穗后10 d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2种增香剂对籽粒脯氨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提高齐穗后20 d籽粒的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喷施增香剂2还能提高齐穗后10 d桂香占籽粒的SOD活性和齐穗后20 d的POD活性.

    • 不同供水量对防风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02

      摘要 (1383) HTML (0) PDF 307.12 K (1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室外盆栽的方法,在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生长季节(6-9月)设200(SW)、300(MOW)、400 (MIW)和450 mm(CK)4个不同供水量,研究其对防风生长发育和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200和450 mm供水都不利于防风的生长发育,400 mm供水的防风根质量、地上质量和总质量均较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随着供水量的减少旱增加趋势;总色原酮产量以400 mm供水量处理最高,分别是MOW、CK和SW的1.42、2.00和3.04倍.在生长季节降水量300~400 mm区域内,防风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协调,产量高,品质好;根冠比为0.667 0~0.717 8,平均单株根干质量为9.65~14.54 g,平均单株总色原酮产量为0.079 85~0.113 24 g·株-1.

    • 不同电压对重金属污染河涌底泥电动修复效果的影响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03

      摘要 (1148) HTML (0) PDF 375.14 K (1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河涌底泥作为试验材料,设计了电压分别为20、25和30 V的3组试验,运行5 d,研究了电动修复过程中电压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电压对电动过程中电渗流的影响不大,但提高了处理电流,所有电动修复后底泥的pH低于处理前.在不同电压处理下,阳极附近底泥中Zn、Cu、Ni去除率分别达80%、10%和64%以上.此外,3种重金属在阴极附近底泥中富集,富集程度分别为24%、10%和33%以上,重金属的富集影响总的去除率.考虑去除效果和能耗,25 V电压处理比较合适,阳极附近底泥中Zn、Cu、Ni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4%、74%和87%,但底泥的总体去除率较低,分别为23%、4%和17%.电动修复对各种形态的重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去除,对弱酸态的去除最明显.

    • 苦瓜茎叶中葫芦烷三萜化合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04

      摘要 (1232) HTML (0) PDF 388.41 K (1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叶碟法测定了苦瓜茎叶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的拒食活性.从苦瓜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葫芦烷三萜化合物,(19S,23E)-5β,19-epoxy-19-methoxy-cucurbita-6,23-diene-3β,25-diol(化合物1)、(19R,23E)-5β,19-epoxy-19-methoxycucurbita-6,23-diene-3β,25-diol(化合物2)和3B,7β,25-trihydroxyeucurbita-5,23-dien-19-al-3-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3).生测结果表明,它们对小菜蛾幼虫的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化合物(p=1 000 μg/mL)分别处理甘蓝叶碟后饲喂小菜蛾2龄幼虫,12 h后,化合物1、化合物2和化合物3在选择性试验中的拒食率分别为80.63%、63.26%和77.57%,在非选择性试验中的拒食率分别为77.88%、55.40%和73.01%.

    • 香蕉线条病毒ORF Ⅰ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05

      摘要 (1467) HTML (0) PDF 316.91 K (10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PCR方法从含香蕉线条病毒广东分离物(BSV-GD)部分基因组的质粒中扩增该病毒的ORF Ⅰ基因,将其克隆到pET-28b(+)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了融合表达.SDS-PAGE电泳发现,目的融合蛋白与预期大小一致,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3 000,表达产物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将其变性溶解后利用N端的组氨酸标签进行纯化.以纯化产物为抗原免疫兔子制备了香蕉线条病毒的阳性兔抗血清,Western blot和ELISA分析表明,制备的兔抗血清为香蕉线条病毒的高效特异性抗血清,效价高达1:51 200.

    •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06

      摘要 (1255) HTML (0) PDF 345.94 K (1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Ecc)是引起魔芋和马蹄莲软腐病的主要病原细菌.本研究根据细菌L-氨基酸渗透酶同源基因设计URP核苷酸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普通PCR、巢式PCR,同时采用细菌16S-23S rI)NA间的ITS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对样品中存在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进行检测,并比较了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样品,其中存在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的最低菌悬液浓度可达10 cfu/mL;巢式PCR灵敏度也可检测到10 cfu/mL;而用普通PCR最低可检测到103 cfu/mL.用实时荧光PCR和巢式PCR方法榆测病菌,其灵敏度都比常规PCR提高了100倍,且实时荧光PCR方法更快速、简便、安全、准确,不需PCR的后续处理.实时荧光PCR方法适用于种苗、种球等检测领域.

    • 克百威降解菌株HQ-C-01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07

      摘要 (1186) HTML (0) PDF 413.30 K (1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涂布法和富集培养法筛选得到降解菌株HQ-C-01,该菌株在48 h时对50 mg/L克百威、甲萘威、茚虫威和仲丁威的降解率分别可达95.2%、99.O%、85.0%和67.5%.确定菌株HQ-C-01的C、N、P源化合物为葡萄糖、蛋白胨和磷酸氢二钾,采用中心组分设计法确定了菌株HQ-C-01的培养基最适C、N、P源配比为匍萄糖32.10 g/L、蛋白胨3.25 g/L、磷酸氢二钾1.50 g/L;在最佳培养基条件下,D590nm实测值为0.786 5,与期望值0.805 4接近,48 h时对50 mg/L克百威降解率为95.9%.

    • 链霉菌4301菌株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08

      摘要 (1439) HTML (0) PDF 323.81 K (1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土样中分离筛选的链霉菌4301 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抑菌活性,通过溶媒萃取并利用各种柱层析手段从该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槲皮素、芹菜素、阿魏酸、香草酸和没食子酸,并初步评价了化合物Ⅰ~Ⅴ的抑菌活性.生测结果表明:浓度为10 mmol/L槲皮素对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荔枝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均有抑菌作用.浓度为10 mmol/L的香草酸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了28 mm.

    • 新型无机铜基杀菌剂王铜的研制与开发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09

      摘要 (1250) HTML (0) PDF 344.23 K (3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氯化铜和硫酸铜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王铜.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有效成分进行了确证.根据试样悬浮性和稳定性优化了助剂配方,制备了300 g/L王铜悬浮剂,提出了制备方法,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对300 g/L王铜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悬浮率、pH、筛析及贮存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及毒性、残留、对环境安全性评价与药效试验等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配方产品悬浮率达95%以上,pH5.5~6.8,冷、热贮稳定,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产品低毒、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柑橘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杀菌剂不诱发红蜘蛛大猖獗,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方便,是传统杀菌剂"波尔多液"的理想替代品.

    • 火炬松热胁迫cDNA文库的EST-SSR预测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10

      摘要 (1257) HTML (0) PDF 298.25 K (1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火炬松热胁迫cDNA文库的EST序列为材料,对EST序列进行聚类、拼接等处理后,再进行EST-SSR标记的预测.结果表明:火炬松热胁迫eDNA文库4 283条EST序列经CAP3拼接后,获得2 062个UniGene,其中934个Contig,1 128个Singletons.对UniGene利用SSRIT在线软件分析得到110条EST-SSR.拼接后的UniGene含有SSR位点的频率为4.32%,SSR在火炬松EST上的分布密度为每14.6 kb出现1个SSR.这些EST重复基元中,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重复最多,分别占60.90%和36.36%;四、六核苷酸重复分别占0.91%、2.73%;没有五核苷酸的重复基序.所有的核苷酸重复基元中,二核苷酸AT所占比例最高,约占42.73%;三核苷酸重复中,比例最高的是AAG和AGG,均占7.33%.上述研究结果对于开发火炬松新分子标记与开展分子辅助育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珠状巨孢囊霉孢子的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11

      摘要 (1656) HTML (0) PDF 285.86 K (1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孢子壁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SEM观察到孢子外壁有不规则的侵蚀状小孔,且表而附着有多种形态的微生物.TEM观察到整个孢子壁由4层组成.最外层孢壁(Ⅰ层)厚1.5~1.8μm;次外层孢壁(Ⅱ层)为条纹状的刚性层,厚0.6~0.8μm;第Ⅲ层孢壁约占整个孢子壁的80%,该层孢壁存在隐约的亚层结构,部分第Ⅲ层孢壁出现侵蚀层,侵蚀层中分布着大量由微小颗粒状生物体聚集成的细胞团;最内层孢壁(Ⅳ层)非常薄,仅0.15~0.20 μm,其内侧间隔分布有因内壁加厚形成的乳凸状结构.观察到的与珠状巨孢囊霉孢子壁紧密联系的微生物可能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值得深入研究.

    • 红树植物秋茄幼苗对模拟潮汐淹浸时间的适应性研究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12

      摘要 (1287) HTML (0) PDF 454.85 K (1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潮汐淹浸时间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秋茄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生长量和生物量.150 d的试验结果表明:秋茄幼苗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活力随淹浸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淹浸时间的延长先降后升,并在每天水淹16 h时出现骤变分界点;水淹逆境对幼苗叶片影响最大,月均叶片数增长最大值(每天水淹2 h)比月均叶片数增长最小值(每天水淹24 h)增大了80%;总生物量、茎和根干质量均为每天水淹12 h处理最大,当每天水淹超过16 h后,秋茄幼苗总生物量骤降.结合适应度分析得出结论:秋茄幼苗最适淹水时间为每天8~12 h,临界淹水时间为每天16 h.

    • 雷州半岛红树林空间结构研究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13

      摘要 (1290) HTML (0) PDF 313.51 K (11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雷州半岛红树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样地1、2、3、4的混交度为0.66、0.62、0.52、0.41,样地4介于弱度混交到中度混交之间,其他样地介于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之间;在空间大小对比上,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的直径大小比数在4块样地中都较小,生长占有较大的优势,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在各样地中都处于劣势和绝对劣势状态,其他树种平均大小比数都在0.5左右,生长上处于中庸状态;样地1、2、3、4的林分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61、0.43、0.45、0.63,样地1、4的林木分布格局为团状分布,样地2、3为均匀分布.

    • 密度对大叶相思幼林地上竞争和地下竞争的影响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14

      摘要 (1353) HTML (0) PDF 310.26 K (10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不同密度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幼林林木各器官(根、枝、叶、干)平均干质量、生物量及竞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枝和叶干质量随着密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低密度林分林木的干和根的平均干质量均大于中密度和高密度林分.低密度林分林木的平均个体干质量为干>根>叶>枝,而中密度和高密度林分林木为干>根>枝>叶.各密度林分林木的平均地上与地下干质量之比分别为3.51、4.66和4.40,说明幼苗对光具有较强的需求和竞争能力.林分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地上竞争指数和总竞争指数为高密度林分>中密度林分>低密度林分,地下竞争指数为高密度林分>低密度林分>中密度林分.各林分的地上竞争指数明显大于地下竞争指数.苗木地上部分干质量与地下部分干质量之间及地上竞争指数与地下竞争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 长白山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点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15

      摘要 (1157) HTML (0) PDF 422.23 K (1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长白山白河局不同演替阶段次生林土壤线虫的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捕获的9 885头线虫分别隶属于线虫动物门2纲8目30科68属,各演替阶段次生林土壤线虫属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H')由多到少依次为220年林龄(Ⅴ)>130年林龄(Ⅳ)>85年林龄(Ⅲ)>12年林龄(Ⅰ)>25年林龄(Ⅱ).其中绕线属Plectus、小杆属Rhabditis、似绕线属Anaplectus、滑刃属Aphelenchoides和伪垫刃属Nothotylenchus为优势属,优势属线虫主要分布在枯枝落叶层.土壤线虫总数和营养类群在不同土壤深度中差异显著(P<0.01):枯枝落叶层>0~5 cm土层>5~10 cm土层>10~20 cm土层;食真菌类群数量与食细菌类群数量之和与植物寄生类群数量之比(Iw)以及线虫成熟指数(Im)在不同土壤深度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在不同土壤深度和不同植被群落中,丰富度最大的是食细菌类群线虫.

    • 虎灰蝶幼期及分类地位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16

      摘要 (1824) HTML (0) PDF 529.42 K (10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虎灰蝶属是基于虎灰蝶Yamamotozephyrus kwangtungensis而建立的单种属,报道了产自广东南岭的虎灰蝶幼期.该蝶寄主植物为壳斗科白锥Castanopsis sp.,年发生1个世代,成虫出现于5-6月.

    • 二甲酸钾、苯甲酸和山梨酸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与胴体品质的影响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17

      摘要 (1380) HTML (0) PDF 316.69 K (1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二甲酸钾、苯甲酸和山梨酸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360羽21日龄雌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二甲酸钾、苯甲酸和山梨酸,添加量均为6 g/kg),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试验6周.分别于42和63日龄称其体质量并计算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质量比.试验结束后屠宰测定腹脂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另采集胸肌和腿肌样品测定pH和失水率,以及腿肌糖原含量、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苯甲酸能够显著降低肉鸡平均日增质量和日采食量,并显著降低肉鸡腹脂率;日粮中添加山梨酸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而二甲酸钾对试验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影响.3种有机酸均具有降低胸肌和腿肌pH1h的趋势,显著提高肌肉的系水力,但对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影响,对肌肉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无显著影响.

    • 光照对马岗鹅卵泡发育及相关激素mRNA水平的影响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18

      摘要 (1085) HTML (0) PDF 396.57 K (1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光照对马岗鹅卵泡发育及相关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期对照组接受短光照(11 h光:13 h暗),处理组在接受7 d短光照后接受长光照(16 h光:8 h暗).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对照组产蛋率维持10%以上,处理组则在接受长光照约15 d后产蛋率快速下降并于试验第55 d停产.在处理组接受长光照17 d(试验第25 d)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下丘脑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垂体催乳素(PRL)的基因表达稍提高(P>0.05),血浆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促黄体素(LH)水平和卵巢大黄卵泡(LYF)数、小黄卵泡(SYF)数则无差异,仅大白卵泡(LWF)数显著低于后者(P<0.01);在处理组接受长光照45 d后(试验第53 d),其下丘脑VIP和垂体PRL的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1),且血浆PRL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H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卵巢上无任何卵泡,对照组的LYF、SYF和LWF数与试验第25 d时相似.整个试验期,长光照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垂体LH β的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表明长光照能促进下丘脑VIP和垂体PRL的基因表达,提高血浆PRL水平和抑制卵泡发育.

    • 西江野生鲮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分析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19

      摘要 (1115) HTML (0) PDF 384.97 K (1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部分鲤科鱼类中具多态位点的74对微卫星引物对鲮基因组DNA进行筛选扩增,其中11对引物可稳定扩增且有较高的多态性,占总引物数的14.86%,并利用筛选的引物对西江段3个野生鲮群体(深色群体、浅色群体、西江群体)和1个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1个引物扩增得到等位基因数为4~23个,大小为100~374 bp,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49 8,不同群体的观测杂合度为0.510 5~0.627 3,期望杂合度为0.712 0~0.765 6,深色群体、浅色群体、西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Nei氏基因多样度分别为0.745 1±0.388 4,0.763 2±0.396 8,0.708 1±0.371 2,0.739 2±0.385 2,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相比,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水平基本一致.运用Genetix 软件计算得到4个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026 8~0.070 3.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6.96%,群体内个体间的变异占93.04%,固定系数为0.069 64,群体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但分化主要表现在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之间,而野生群体之间的分化不明显.

    • 口蹄疫病毒实时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20

      摘要 (1268) HTML (0) PDF 306.77 K (1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口蹄疫病毒聚合酶3D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设计合成了特异的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实时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试验表明,实时TaqMan荧光定量RT-PCR能特异性检测A、O、Asia Ⅰ 3种血清型的口蹄疫病毒,对猪水泡病、猪瘟、蓝耳病等猪常见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比检测试验表明,实时TaqMan荧光定量RT-PCR的检测敏感性比常规的多重RT-PCR提高达105倍,对口蹄疫病毒细胞增殖病毒液的检测灵敏度可达0.063个TCID50·对临床样品的检测试验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临床样品中的猪水泡皮、组织、血清及O-P液中的口蹄疫病毒.

    • 北京鸭呼肠孤病毒σA、σB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21

      摘要 (1117) HTML (0) PDF 367.89 K (1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SOPMA方法和DNAStar Protean软件综合分析了北京鸭呼肠孤病毒分离株DRV-GZ株的σA、σB蛋白的二级结构、亲水性、表面特性、柔韧性和抗原指数,并对各个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σA蛋白的32~37,56~61,82~85,107-116,128-141,202~207,239~246,256~260,274~280,312~317,381~391和σB蛋白的62~86,117~123,141~163,179~186,270~275,287~289,343~345区域内或附近最有可能是B细胞抗原表位的优势区域.

    • 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22

      摘要 (1301) HTML (0) PDF 285.84 K (12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检测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GenBank中搜索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血凝素基因序列,并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其相似性,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3对分别针对AIV H5、H7和H9亚型的特异性引物.这3对引物所扩增的cDNA片段大小分别为427、228和830 bp.结果表明,通过对多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H5、H7和H9亚型AIV的多重RT-PCR技术.该多重RT-PCR对H5、H7和H9亚型AIV能同时扩增出3条大小分别为427、228和830 bp的cDNA片段,与其他常见禽病病原的核酸不存在交叉反应.该多重RT-PCR对H5、H7和H9哑型AIV cDNA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0 Pg、1 ng和10 Pg.

    • 基于神经网络的灌溉水入渗深度预测模型研究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23

      摘要 (1436) HTML (0) PDF 286.10 K (1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华南地区的3种土壤为材料进行喷灌试验,抽取表征土壤入渗性能的关键特征值,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了土壤入渗类别识别模型,用试验数据回归建立了灌溉水在各类土壤中的入渗深度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室内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土壤入渗类别识别模型能对2种检验土进行分类,入渗深度预测模型的预测深度与灌溉水实际入渗深度的误差不超过10%.

    • 基于纹理特征的柳杉锯材表面节疤缺陷的自动识别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24

      摘要 (1065) HTML (0) PDF 282.75 K (1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柳杉锯材表面的纹理特点,构造了适于描述柳杉锯材表面节疤缺陷和正常材纹理特征的空间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参数群,并优化选择了其中5个纹理特征参数用于区分柳杉锯材表面节疤缺陷和正常材.在统计了柳杉锯材表面死节、活节和正常材的5个纹理特征值分布范围的基础上,根据5个纹理特征值的分布范围及其对死节、活节和正常材的区分度,构建了柳杉锯材表面死节、活节和正常材的相应识别规则,基于图像纹理特征匹配技术开发了柳杉锯材表面节疤缺陷和正常材的自动识别系统.对于300个含有单个和/或复数个节疤缺陷(184个活节和156个死节)的柳杉锯材图像的自动识别试验结果显示,活节和死节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83.2%和90.4%,识别精度表明,基于图像纹理特征匹配技术对柳杉锯材表面的节疤缺陷进行自动识别是有效可行的.

    • 甘蔗机械化收获系统的试验与分析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25

      摘要 (1111) HTML (0) PDF 219.00 K (1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凯斯7000型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及配套的甘蔗机械化收获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并与人工及小型机械化收获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大型机械化收获系统效率高,经济效益比人工收获显著提高,适合大面积规模甘蔗收获;国产小型的机械化收获系统适合小规模农户生产.

    • 一类趋化性生物模型的有限差分

      2009, 3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09.03.026

      摘要 (1213) HTML (0) PDF 229.17 K (10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一类趋化性(Chemotaxis)生物模型的有限差分,证明了此差分格式的稳定性,并给出了算法和数值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