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35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封面
    • 封面

      2014, 35(4):---.

      摘要 (1104) HTML (0) PDF 779.16 K (1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次
    • 目录

      2014, 35(4):---.

      摘要 (943) HTML (0) PDF 285.58 K (16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动物科学·兽医学
    • 慢病毒介导多短发卡 RNA 串联载体构建与体内外抗口蹄疫效果评估

      2014, 35(4):1-6.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01

      摘要 (1705) HTML (0) PDF 1.64 M (19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多短发卡 RNA(shRNA) 串联沉默口蹄疫病毒RNA复制的可行性.【方法】针对口蹄疫病毒 (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V) 非结构蛋白基因 3B3D 保守区域设计合成3个 shRNA 的串联片段,并分别用3个不同序列的启动子引导,成功构建了3shRNA串联的慢病毒RNAi载体.利用慢病毒3质粒包装系统共转于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颗粒.利用包装的慢病毒处理细胞及乳鼠,并接种 FMDV,观察 FMDV 抑制情况.【结果和结论】结果显示,慢病毒处理 BHK-21 获得的转基因细胞中检测 shRNA 表达;通过 O 型 FMDV 接种发现转基因细胞对口蹄疫病毒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其中在接种后 24 h 病毒拷贝量仅为普通细胞的 1/3;O 型 FMDV 毒株接种于抗口蹄疫慢病毒载体预处理过的 3~5 日龄乳鼠,在 5 LD50滴度下全部乳鼠均存活,在 20 LD50 滴度下存活率也提高50%.构建的慢病毒介导多 shRNA 串联表达抗口蹄疫载体能提高 BHK-21 细胞和乳鼠对口蹄疫病毒的抵抗力,有效地避免了 5 LD50 滴度内乳鼠的死亡现象,具有抵抗口蹄疫病毒毒性的良好性能.

    • 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突变浓度的研究

      2014, 35(4):7-10.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02

      摘要 (2143) HTML (0) PDF 422.12 K (2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防突变浓度(MPC)研究.【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 和 MIC99(抑制99%接种细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使用肉汤法富集1010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和37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采用标准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PC,并计算选择指数(SI).【结果和结论】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的MIC 和 MIC99 分别是0.5和0.4 μg/mL,MPC为1.6 μg/mL,SI (MPC/MIC99)为4.头孢喹肟对 37 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MIC90 和 MPC90 分别是0.50、1.00和5.12 μg/mL;SI (MPC90/MIC90)为5.12.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SI也较小,通过调整给药方案可以减少耐药突变株的产生.

    • 种禽场 A 亚群禽白血病病原学调查及分离株遗传进化分析

      2014, 35(4):11-15.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03

      摘要 (1995) HTML (0) PDF 776.54 K (2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地区种禽场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流行情况.【方法】从A、B、C、D 4个种禽场采集 1 561 份血浆样品,接种DF-1细胞,培养7 d后通过ELISA方法对细胞上清液进行p27抗原检测,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2种方法对p27抗原阳性样品进行鉴定.【结果和结论】从4个种禽场共检出71份阳性样品,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分离阳性率为4.6%.其中,仅从C种禽场分离到2株ALV-A,命名为GD13-1和GD13-2,前病毒全基因序列分别为7 721和7 715 bp,且GD13-2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混合感染.与国内外其他ALV-A的 LTRgp85 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发现该研究分离的2株ALV-A与国内A亚群分离株SDAU09E2相似度最高,其中与 LTR 相似性分别为96.9%、97.2%,与 gp85 相似性分别为98.4%、98.7%;与广东地区5年前ALV-A分离株GD08的 LTR 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8.9%、89.5%,与 gp85 相似性分别为98.5%、98.8%.调查结果表明,广东地区部分种禽场内仍然存在ALV-A感染,但ALV-A已经不是流行毒株,且变异程度不大.

    • 高效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测定牛(羊)奶中阿莫西林的残留

      2014, 35(4):16-21.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04

      摘要 (1682) HTML (0) PDF 963.24 K (2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奶中阿莫西林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2 g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质后,转入梨形瓶中旋转蒸发浓缩至约0.5 mL左右,用pH 4.5乙酸铵溶液定容,净化后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经 Luna 5 μm C18 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对阿莫西林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和结论】采用基质匹配法对奶中阿莫西林的含量进行标准校正,在阿莫西林质量浓度为1~400 μg·L-1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奶中加标样品的检出限(按信噪比S/N≥3计)为1 μg·kg-1,定量限(按信噪比S/N≥10计)为2 μg·kg-1.在定量限、1/2最高残留限量(5 μg·kg-1)、最高残留限量(10 μg·kg-1)、2倍最高残留限量(20 μg·kg-1)添加水平下,奶中阿莫西林的平均回收率为75.6%~91.0%,相对标准偏差为1.6%~10.2%.

    • 20 味中药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2014, 35(4):22-25.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05

      摘要 (1684) HTML (0) PDF 385.25 K (40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筛选对无乳链球菌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具有良好体外抑菌效果的中药.【方法】 通过乙醇回流、超声波方法提取20味中药的抗菌活性部位,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 Coptis chinensis 等20味中药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评价抗菌活性较强的几味中药的体外联合抑菌效果.【结果和结论】 乌梅Prunus mume、黄连、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和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5味中药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的MIC范围为7.80~31.25 mg/mL.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茵陈Artemisia scoparia、秦皮Fraxinus rhynchophylla、艾叶Artemisia argyi、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紫花地丁Violae yedoensis和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8味中药提取物的MIC范围为62.50~125.00 mg/mL.何首乌Po. multiflorum、苦参Sophora flavescens、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杜仲Eucommia ulmoides、连翘Forsythia suspens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和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7味中药提取物的MIC范围为250.00~500.00 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芩、虎杖、地榆和黄连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1,虎杖、黄芩和地榆的FICI>2.黄连、黄芩、虎杖和地榆对无乳链球菌均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地榆、黄连为相加作用,黄连、黄芩和虎杖为协同作用,地榆与黄芩、虎杖为拮抗作用.

    • >农学·园艺学
    • 低温对孕穗期玉米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2014, 35(4):26-30.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06

      摘要 (1456) HTML (0) PDF 431.54 K (17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玉米孕穗期根系对低温的生理响应机制,分析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玉米根系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玉米抗低温冷害生理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方法】以2种耐寒性不同的玉米品种先玉335和东单213为试验材料,于孕穗初期(出苗后第45天)移至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低温处理,研究低温对孕穗期玉米根系保护酶活性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并对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先玉335的平均SOD、POD和CAT活性以及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东单213,丙二醛(MDA)含量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先玉335根系活力与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东单213根系活力与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2个品种根系活力均与Pr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 不同浓度聚乙二醇对玉米杂交种幼苗质量及保水性的影响

      2014, 35(4):31-3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07

      摘要 (1680) HTML (0) PDF 349.98 K (1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玉米苗期抗旱性.【方法】选取7个玉米杂交种,待种子吸胀后,用质量浓度分别为0、100、150和200 g·L-1 的聚乙二醇(PEG)进行处理,模拟干旱,测定不同浓度PEG对玉米杂交种幼苗质量及保水性的影响.【结果和结论】PEG浓度是影响玉米杂交种幼苗保水性及幼苗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PEG浓度的提高,玉米杂交种的幼苗长度显著降低,但幼苗质量和保水性显著提高.在较高PEG浓度下,农单5号、长城706和会单4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海禾1号、农单5号和长城706具有较高的幼苗质量,即农单5号和长城706对较高浓度PEG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考查植物抗旱性时,不仅需要考查幼苗外观长势,还需考查幼苗质量及保水性.

    • 水稻/再力花单、间作系统中作物对镉胁迫的叶绿素荧光响应及镉积累特征

      2014, 35(4):35-41.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08

      摘要 (1711) HTML (0) PDF 547.53 K (2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水稻 Oryza sativa 和再力花 Thalia dealbata 在单、间作模式下叶片光系统Ⅱ(PSⅡ)对镉(Cd)胁迫的响应以及2种植物的镉吸收积累特征.【方法】使用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不同处理下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采用 HNO3-HClO4 湿法消解处理样品,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处理下植物组织Cd的含量.【结果和结论】随Cd浓度增加,水稻 Fv/FmYIIqPrETR 显著下降,qN 和 NPQ 显著升高,表明PSⅡ光合活性受到Cd胁迫抑制,接受光强过高的情况下叶片通过增加热耗散来消耗过剩的光能以减弱PSⅡ的光抑制.YNO 显著升高,表明高浓度Cd处理对水稻的PSⅡ造成损害,导致光反应中心吸收的光量子以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份额增加.而相同浓度处理下再力花的 Fv/FmYIIqPrETR 降幅明显低于水稻,同时叶片 YNPQ 升高,但 YNO 稳定在较低水平,表明其调节性能量耗散机制发挥主要作用,PSⅡ光合活性受抑制程度相对较低.间作下水稻的根、茎、叶Cd含量低于单作.同一Cd浓度的间作模式下,再力花Cd积累总量显著高于水稻.以上结果表明,再力花对高浓度Cd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与水稻间作能降低水稻植株Cd含量.

    • 湖南新田大冠岭野生大豆居群遗传结构与空间分布关系

      2014, 35(4):42-49.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09

      摘要 (1511) HTML (0) PDF 1.29 M (24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揭示野生大豆 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在特定微环境中演化和分化的信息,为自然居群的取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41对SSR引物对湖南新田大冠岭地区及其周围的16个居群612份野生大豆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居群多样性与空间分布间的关系.【结果和结论】41个SSR位点在612份野生大豆材料中共检测出414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范围为4~19个,平均为10.1个.每个位点Shannon指数(I)变异范围为0.283~2.542,平均为1.751.通过比较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发现大冠岭区域向西岭至桑梓一带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丰富,拥有较多的等位变异,与其周围居群间有较高的基因流.用基于混合模型的Structure2.3软件分析群体结构,可将野生大豆居群分为19个组群,大冠岭区域向西岭至桑梓一带野生大豆居群互混成不同组,而远离大冠岭的野生大豆居群则大都独立.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1 400 m以内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向西岭至桑梓一带是大冠岭区域野生大豆居群的一个多样性中心,周围野生大豆自然居群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遗传多样性与地理距离、海拔呈正相关,大冠岭野生大豆传播方式为由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辐射传播.因此认为该地区野生大豆遗传结构模式应属于距离隔离模式和陆岛模式.

    • 耐铝根瘤菌的筛选及耐性菌株特性的研究

      2014, 35(4):50-55.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0

      摘要 (1419) HTML (0) PDF 491.82 K (2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我国南方地区的野生大豆根瘤菌进行耐铝的筛选,以期建立一套耐铝根瘤菌筛选和鉴定体系,为南方大豆区接种高效耐铝菌株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菌株活化培养法分离来自湖南各县和广州地区酸性土壤中的野生大豆根瘤菌株,通过分光光度计进行耐铝检测,研究耐性菌株的生长特性以及接种后对栽培大豆的生长和结瘤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菌株W20能在铝浓度为200 μmol·L-1 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而其他菌株的生长则受到较大抑制.菌株W20的最适生长酸度为pH 6.0,致死酸度为pH 4.0.通过质子通量试验发现,W20的细胞膜能阻止过量的 H+ 进入细胞.在 Al3+浓度为200 μmol·L-1 时,华夏3号接种W20菌株后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0.9%和14.8%;瘤数和瘤质量分别提高了66%和209%;地上和地下部分铵态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25.7%和9.4%.

    • 番茄 SSR 标记在茄子及其他茄科蔬菜作物上的通用性分析

      2014, 35(4):56-60.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1

      摘要 (2285) HTML (0) PDF 462.69 K (26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已完成测序的番茄基因组发展大量的SSR标记,并将这些标记转移到茄子及其他茄科作物上,节省开发SSR标记的成本.【方法】本研究利用近缘物种转移法分析了番茄SSR标记在茄子及其他茄科作物上的通用性情况.【结果和结论】1 046对番茄SSR引物中有887对能在茄子基因组DNA上扩增出产物,425对引物扩增出的带型在番茄与茄子间相似程度高,标记的通用率为40.6%;EST-SSR比基因组SSR的通用性更好,前者通用率为54.5%,后者为38.9%;414个通用SSR标记被电子定位到番茄染色体上,不同染色体来源的标记通用率明显不同;93对引物在2份用于遗传图谱构建的栽培茄子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获得的425对通用引物在马铃薯、辣椒、枸杞上通用率分别为96.2%、78.1%、54.1%.

    • >植物保护
    • 应用 3 种方法评价 4 种新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对棉花粉蚧的毒力

      2014, 35(4):61-66.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2

      摘要 (1536) HTML (0) PDF 402.37 K (2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棉花粉蚧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化学防治,筛选高效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浸叶法、浸渍法和药膜法评价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和烯啶虫胺4种新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对棉花粉蚧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和结论】40 mg·L-1 噻虫嗪处理24和48 h后3龄若虫的死亡率:浸叶法为90.0%、98.8%,浸渍法为98.9%、100.0%,药膜法为85.8%、85.8%.应用浸叶法测得的4种杀虫剂对3龄若虫的相对毒力为噻虫嗪>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虫啉,浸渍法依次为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药膜法依次为噻虫嗪>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3种方法测定结果均显示噻虫嗪对棉花粉蚧有相对较高的毒力.3种毒力测定方法中,就吡虫啉而言以浸渍法测定的毒力最高, 药膜法次之, 浸叶法最低; 啶虫脒以浸渍法和药膜法相近, 浸叶法较低; 噻虫嗪浸渍法较高,药膜法和浸叶法较低;烯啶虫胺3种方法测定的毒力相近.浸渍法较好地反映了新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对粉蚧的触杀、通过内吸而导致的胃毒等综合作用.

    • 鬼臼毒素及4′- 去甲基鬼臼毒素对黄曲条跳甲的拒食活性研究

      2014, 35(4):67-70.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3

      摘要 (1607) HTML (0) PDF 383.64 K (17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鬼臼毒素及其类似物对黄曲条跳甲 Phyllotreta striolata 的拒食活性.【方法】从窝儿七 Rhizoma et Radix Diphylleiae Diphylleia sinensis Li提取分离得到鬼臼毒素和4′-去甲基鬼臼毒素,并分别配制成500、1 000、2 000、3 000 和 4 000 μg·mL-1 5种质量浓度,喂食黄曲条跳甲,比较不同浓度化合物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对黄曲条跳甲的拒食率.【结果和结论】鬼臼毒素对黄曲条跳甲有显著的选择性拒食作用,且有一定持效性;4′-去甲基鬼臼毒素只在高质量浓度(4 000 μg·mL-1)下表现出选择性拒食活性,其他质量浓度无明显拒食作用.从两者分子结构推测鬼臼毒素母核上的甲氧基是拒食活性的决定基团.

    • 广东和江西省柑橘溃疡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4, 35(4):71-76.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4

      摘要 (1569) HTML (0) PDF 688.49 K (1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明确来自广东和江西两省柑橘溃疡病菌菌株之间的分子水平差异.【方法】使用ERIC引物,通过REP-PCR技术,对来自我国广东和江西省12个市(县)12个柑橘品种的71个柑橘溃疡病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根据DNA指纹特征,并用NTSYS软件聚类分析.【结果和结论】71个菌株在相似值为0.64时,可以分为A、B两簇,其中来自江西赣州6个市县的所有溃疡病菌株全部聚在A簇,而来自广东有50%的菌株聚在B簇.取相似值为0.88时,A、B簇又各自分为6个遗传组.广东和江西两省柑橘溃疡病菌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理来源和不同柑橘品种之间的溃疡病细菌多样性差异明显.

    • >生物质能研究专栏
    • 生物质制乙醇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4, 35(4):77-84.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5

      摘要 (1662) HTML (0) PDF 427.58 K (2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综述了木质纤维生物质制备乙醇的原料预处理方法,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可再生木质纤维原料高值化利用的新思路和新技术.【方法】查阅了国内外生物质原料预处理制备生物乙醇的主要研究方法,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各种预处理方法存在的优缺点.【结果和结论】利用可再生的木质纤维生物质发酵制取乙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于木质纤维原料结构复杂,直接转化效率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水解产物对纤维素水解和发酵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是提高乙醇得率的有效途径,通过预处理,去除植物细胞壁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组分,降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水解产物对后续乙醇发酵的抑制作用,同时降低纤维素结晶度,提高原料的多孔性,从而提高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水解效率.

    • 麻风树无性系种实性状变异与选择

      2014, 35(4):85-91.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6

      摘要 (1700) HTML (0) PDF 419.33 K (1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麻风树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出仁率、出籽率、种子体积、种仁含油量和单株果实产量等性状的遗传变异,在此基础上,对无性系进行评选.【方法】对海口市新海林场3年生麻风树无性系试验林33个无性系的种实特征进行调查;通过聚类分析,对参试无性系进行分类,并作综合评定.【结果和结论】麻风树无性系间在种实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18号无性系百粒质量最大,26号和20号种仁含油量最高;百粒质量与单果均质量、种子体积和种仁含油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种仁含油量除与出籽率和种子体积相关性不显著外,与其他性状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经综合评价,初步确定1、30、18、15和25号为优良无性系.

    • 异丁酸酐室温均相改性甘蔗渣的研究

      2014, 35(4):92-96.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7

      摘要 (1353) HTML (0) PDF 684.82 K (1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室温均相改性农林废弃物的方法.【方法】选用甘蔗渣为原料,在室温下,将其溶解在二甲基亚砜/1-甲基咪唑溶剂体系中,利用异丁酸酐为改性剂,对甘蔗渣进行了均相改性研究.【结果和结论】保持反应时间为180 min,将酸酐与甘蔗渣质量比从1∶1提高到6∶1时,甘蔗渣均相衍生化的反应得率由10.3%增加到49.2%;保持酸酐与甘蔗渣质量比为3∶1,将反应时间由15 min提高到45 min,反应得率由25.1%增加到27.4%,但进一步延长反应时间,反应得率略有下降,反应时间240 min时,反应得率降低至24.7%.利用FT-IR和CP/MAS 13C-NMR分析发现,甘蔗渣与异丁酸酐发生了酯化反应,在甘蔗渣中引入了带有烷基的酯键基团.甘蔗渣中的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分子均参与了化学反应.

    • 拟南芥木聚糖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调控研究

      2014, 35(4):97-102.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8

      摘要 (1959) HTML (0) PDF 919.61 K (29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从目前已知的参与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次生壁加厚生长的转录因子着手,分析这些次生壁相关的转录因子是否能够调控木糖合成关键酶基因 FRA8IRX9IRX10IRX14F8HIRX9-LIRX10-LIRX14-L 的表达,并且观察 KNAT7 基因显性抑制植株的表型.【方法】通过 Gateway 技术构建效应器和报告器,进行瞬时转录激活试验,同样构建 pCAMBIA1304-p35S∷ KNAT7-SRDX 重组质粒,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花序浸染法将此质粒转化到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中.【结果和结论】瞬时转录激活试验表明,转录因子 KNAT7、MYB46、ERF72、SND1、NST2 能够激活多个拟南芥木聚糖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其中KNAT7能促进基因 FRA8IRX9IRX14-L 的表达. KNAT7 基因显性抑制能显著影响拟南芥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KNAT7 基因可能在木聚糖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用于乙醇生产的‘热研4号’王草石灰预处理条件优化研究

      2014, 35(4):103-10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19

      摘要 (1542) HTML (0) PDF 461.48 K (17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热研4号’王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 P. americanum cv. Reyan No.4 生产乙醇的转化率.【方法】采用石灰进行预处理,对时间、温度、石灰用量、固液比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分析.【结果和结论】最优预处理条件为:时间3 h,温度125 ℃,原料的石灰用量0.15 g·g-1,固液比(mV)1∶12(g·mL-1).此时‘热研4号’王草的干基失质量率、木质素移除率、半纤维素移除率和纤维素移除率分别为28.1%、65.4%、37.5%和6.1%.预处理的‘热研4号’王草经酶解后,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总酶解得率分别为43.5%、85.7%和55.2%,比未经处理的酶解得率分别提高了18.1、4.5和4.4倍.此外,影响酶解得率的主要因素是预处理时间和温度,其次是石灰用量和固液比.

    • >农业工程
    • 基于 GPRS 与 ZigBee 的果园环境监测系统

      2014, 35(4):109-11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20

      摘要 (1705) HTML (0) PDF 1.16 M (2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设计果园环境监测系统.【方法】该系统由远程ZigBee-GPRS网关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组合,果园参数在WSN、GPRS与Internet间进行采集与传输,实现远距离果园环境实时监测.节点采用CC2530作无线数据收发芯片,GPRS采用ComWay模块,由ZigBee进行组网采集环境信息,通过GPRS网络回传给上位机实现实时监测,再由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分析发送指令控制节点电磁阀通断从而营造一个适合果树生长的环境.【结果和结论】试验表明:系统可完成传感网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数据传送,实现不同类型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以及对传感器网络的部分管理控制功能.系统在果园中运行稳定并且丢包率低于10%,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 >研究简报
    • 低温处理对黄喉拟水龟胚胎发育的影响

      2014, 35(4):114-116.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4.021

      摘要 (1537) HTML (0) PDF 344.01 K (2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低温对黄喉拟水龟 Mauremys mutica 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将黄喉拟水龟受精卵在14、18、20 ℃条件下分别保存30、60、90 d,然后移至29 ℃孵化,测量相关性状.【结果和结论】在14、18 ℃条件下,黄喉拟水龟受精卵质量减少,20 ℃条件下卵质量变化不显著;卵移至29 ℃孵化后,质量基本都增加;卵的受精斑随低温保存时间延长而变得模糊,受精斑环带宽度进展受抑制;3个温度处理组均有幼体孵出,孵化成功率低,最高只有33.33%;在成功孵出幼体的试验组中,卵在29 ℃的孵化期随保存温度升高或保存时间延长而缩短,幼体畸形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升高.因此,长期暴露在低温条件下,不利于黄喉拟水龟胚胎的发育,甚至会导致其胚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