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35(6):1-7.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01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不同赖氨酸水平的饲粮对1~21日龄狮头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蛋白沉积的影响.【方法】选用828只1日龄的健康狮头鹅,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3只.对照组赖氨酸添加水平(w)为0.75%,各处理组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90%、1.05%、1.20%、1.35%、1.50%.试验期21 d.【结果和结论】1)随赖氨酸水平升高,1.05%~1.50%处理组的狮头鹅21日龄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90%组(P<0.05);赖氨酸1.05%~1.50%处理组耗料增质量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90%组(P<0.05).2)对狮头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影响趋势相近,均在1.20%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0.90%、1.05%和1.35%组.血清尿酸和三酰甘油的浓度均在1.05%组最低,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在1.20%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1.05%、1.35%和1.50%组(P<0.05).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质量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3)狮头鹅蛋白绝对沉积、相对沉积随饲粮赖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在赖氨酸为1.20%时达到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可以有效地提高狮头鹅的生长性能,1~21日龄狮头鹅饲粮赖氨酸适宜水平为1.05%.
冯美莹 , 李桂焕 , 徐振鹏 , 白银山 , 王文聪 , 李莉 , 张守全 , 卫恒习
2014, 35(6):8-12.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0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的左旋肉碱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脂肪代谢和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左旋肉碱,观察其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并利用油红染色、三酰甘油定量试剂盒和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其对卵母细胞脂肪代谢及其关键水解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在成熟液中添加100 ng/mL左旋肉碱能极显著促进猪卵母细胞的脂肪滴代谢(P<0.001),并显著提高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和孤雌激活囊胚发育率(P<0.05);在胚胎培养液中添加100 ng/mL左旋肉碱能够显著提高猪孤雌胚胎卵裂率(P<0.05),其囊胚率和囊胚质量均有提高的趋势;通过定量RT-PCR进一步发现100 ng/mL左旋肉碱极显著降低猪卵母细胞中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HSL,P<0.01)和三酰甘油水解酶基因(ATGL,P<0.001)的mRNA表达水平,表明左旋肉碱能够影响调控脂肪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试验结果表明,左旋肉碱具有促进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激活胚胎发育能力的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调控脂肪代谢来实现的.
肖贺 , 王伟利 , 姜兰 , 鞠晶 , 罗理 , 邓玉婷 , 谭爱萍
2014, 35(6):13-1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03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 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点及其变化.【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温(18、23、28和33 ℃)饲养条件下以复方磺胺嘧啶[m(磺胺嘧啶)∶m(甲氧苄啶)=5∶1]按120 mg/kg的剂量单次饲喂给药,分别于给药后0.5、1、2、4、6、8、10、24、48、72 h采集血液样品,使用HPLC方法检测罗非鱼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研究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血液中的吸收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和结论】18、23、28和33 ℃时,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41、19.60、22.48和30.78 μg/mL,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2、2.06、2.44和2.70 μg/mL,2个药物的峰质量浓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 ke)分别为18.22、17.89、16.90和12.99 h,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 t1/2 ke 分别为16.39、7.08、5.99和4.04 h,药物的消除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各温度下药物在罗非鱼血液中的药动学均为1级动力学过程.给药后10 h内血浆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的比例分别为9.57∶1~11.01∶1、6.30∶1~9.36∶1、5.40∶1~10.39∶1和4.20∶1~20.64∶1,均维持在1∶1~40∶1的理想抑菌配比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药物在罗非鱼体内的吸收及消除影响显著,可提高药物的最大血药质量浓度与消除速率,但对复方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比值影响不显著.
2014, 35(6):19-2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04
摘要:【目的】研究 Ghrelin 在鸭胸腺发育过程中的定位分布及变化规律,以期为进一步探讨 Ghrelin 对胸腺生理功能的影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选用不同发育阶段的天府肉鸭,胚胎期分7个组,即:14、16、18、20、22、24和26 d胚龄组;胚后期分12个组,即:新生雏、1、3、5、8、11、14、17、20、26、29和32周龄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形态计量方法研究 Ghrelin 在鸭胸腺发育过程中的定位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和结论】Ghrelin 免疫阳性细胞弥散分布于20 d胚龄至胚后32周龄的胸腺小叶皮质和髓质;阳性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星形或不规则形,主要为胸腺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阳性细胞数量在胚胎期无明显差异,在胚后胸腺继续发育期(新生雏~8周龄)和成熟期(11~17周龄)呈波浪状变化,在退化期(20~32周龄)呈下降趋势.说明在天府肉鸭胸腺个体发育中存在 Ghrelin 免疫阳性细胞,其数量表现出明显增龄变化特性,与胸腺退化密切相关.
杨自凤 , 朱海涛 , 刘自强 , 曾瑞珍 , 傅雪琳 , 陈雄辉 , 张桂权 , 金玲玲 , 刘桂富
2014, 35(6):24-2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05
摘要:【目的】探索水稻抽穗期的遗传机制.【方法】以华粳籼74的8个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构建了7个聚合了双 QTL 的次级 F2 作图群体,并通过分子标记的选择区分出每个群体的9种基因型以估算水稻抽穗期QTL的各类上位性分量.【结果和结论】除 QTL HD3/HD8 间的上位性互作不显著外,其他QTL对均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占85.7%;在检测的28个不同类型的上位性效应中,有60.7%的估计值达到5%或1%的显著水平,其中加加、加显或显加、显显上位性分别占71.3%、42.8%、85.6%.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位性作用在数量性状遗传体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并为水稻抽穗期的分子聚合育种提供了依据和材料.
2014, 35(6):29-32.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06
摘要:【目的】揭示钙对脐橙裂果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抗裂果的‘纽荷尔’Citrus sinensis cv. Newhall和易裂果的‘朋娜’Citrus sinensis cv. Skagg’s Bonanza 为试材,进行外源补钙和钙吸收抑制剂处理,在不同时期记录果实裂果率,测定果皮钙含量和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的酶活性.【结果和结论】抗裂的‘纽荷尔’的果皮钙含量高于易裂的‘朋娜’,同一品种正常果的果皮钙含量高于裂果;花后150 d,质量分数为 2%Ca(OH)2 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果皮钙含量,提高果皮硬度,降低裂果率;质量分数为 2%Ca(OH)2 处理与 CX 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钙能通过影响细胞壁酶活性影响裂果,其中对‘朋娜’影响显著,对‘纽荷尔’作用不明显.
2014, 35(6):33-40.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07
摘要:【目的】研究氮磷钾肥运筹对红麻 Hibiscus cannabinus L.不同器官养分含量和吸收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探讨不同红麻品种养分利用特点,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合理施肥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试验设2种红麻品种,即福红992与红优2号;3种施肥水平,即低肥(N、P2O5 和K2O分别为0.10、0.05和0.10 g·kg-1),中肥(N、P2O5 和K2O分别为0.15、0.75和0.15 g·kg-1)和高肥(N、P2O5 和K2O分别为0.20、0.10和0.20 g·kg-1);以及3种施肥方式,即全部NK肥作基肥(T1),60%的NK肥作基肥和40%的NK肥作追肥(T2)以及全部NK肥作追肥(T3).【结果和结论】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红麻各器官中NPK含量、植株NPK吸收总量以及土壤速效NPK含量均出现增加的趋势.随着NK肥追肥比例的上升,红麻各器官中NP含量,以及植株NP吸收总量均出现下降的趋势;麻皮中P含量、各器官K含量、土壤速效养分、红麻吸K量均出现上升的趋势.在本文试验条件下,高肥且全部做基肥施用时,有利于红麻对养分的吸收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提高.
闫伸 , 符云鹏 , 曹晓涛 , 景沙沙 , 王维超 , 曾宇 , 李建华 , 刘国顺
2014, 35(6):41-45.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08
摘要:【目的】探索豫中地区烟叶生长期对上部烟叶质体色素的影响.【方法】以中烟100为材料,于2012年采用烟株移栽期和叶片成熟度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结果和结论】移栽期和成熟度对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显著,随着烟株移栽期的推迟,相同成熟度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大,但类胡萝卜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递减.不同移栽期新植二烯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表现为5月6日>5月5日>4月27日,含量随成熟度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部叶品质以5月15日移栽的推迟5 d采收最好.
周波 , 吴茗华 , 程炯 , 邓南荣 , 胡月明 , 戴军
2014, 35(6):46-51.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09
摘要:【目的】研究耕地自然质量等级与土壤肥力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化州市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将化州市耕地分为4个监测分区,布设38个采样点,调查测定耕地质量监测指标和主要土壤肥力指标,并对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和结论】耕地自然质量等级指数(y)与土壤主要肥力指标[pH(x1)、碱解氮含量(x2)]间存在如下数学关系式:y =1 300.15+630.33 x1+3.24x2. pH、碱解氮含量与耕地自然质量等级的10个原始监测指标均具有显著相关性,与自然质量等指数也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刘晓嘉 , 唐雪东 , 刘海广 , 吴林 , 张志东 , 李亚东
2014, 35(6):52-57.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1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改良物质对越橘 Vaccinium vitis-idaea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和异戊烯基腺苷(iPA)]含量及年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以2年生盆栽越橘为试材,应用“根际微区土壤剥落分离法”收集与根系黏着程度不同的非根际土和根际土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样品细胞分裂素含量.【结果和结论】不同根域处理的根系分泌物中,玉米秸秆配施氮肥处理(k4)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最高,其他依次为添加玉米秸秆处理(k3)、添加草炭处理(k2)、无添加(k1,对照);不同时期越橘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细胞分裂素含量总趋势为Z>ZR>iPA,如k4处理的Z、ZR和iPA平均质量比分别为9.89、9.76和3.57 ng/g,分别比k1(对照)高出67.9%、84.2%和105.6%.越橘根系细胞分裂素含量年变化规律表现为早春时期呈上升趋势,秋末季节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在早春至秋末之间,根系分泌物含量较高.
2014, 35(6):58-62.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11
摘要:【目的】明确人参和土壤中氟硅唑的残留量,并对可能产生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人参产品的质量安全.【方法】 在集安市和抚松县进行2年试验,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400 g·L-1 氟硅唑乳油在人参根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及最终残留量,并采用风险商值法对人参中氟硅唑可能产生的膳食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和结论】施药剂量为90 g·hm-2 (以有效成分计)时,氟硅唑在人参根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85~9.94和5.59~7.13 d.施药剂量为60~90 g·hm-2 时,施药后35 d氟硅唑在人参根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小于0.043 3和0.037 5 mg·kg-1.风险商值为4.59×10-5,风险较低,处于安全水平.建议我国在人参中氟硅唑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可暂定为0.05 mg·kg-1,安全间隔期为35 d.
仇小龙 , 张波 , 何余容 , 高燕 , 陈婷 , 吕利华
2014, 35(6):63-66.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12
摘要:【目的】明确在广州地区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 的觅食嗜好性,为我国防治红火蚁新型饵剂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7—11月观察了广州桑园和荒地红火蚁工蚁觅食活动的季节差异和日动态,并分析其摄食食物类别与生境、季节的关系,比较分析了固态型、液态型或防御型工蚁的个体分布.【结果和结论】春、秋季的2种生境中,摄取固态或液态食物的红火蚁工蚁数量在2种生境或夏秋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固态型P<0.01,液态型P<0.05),但这种差异不受生境和季节互作的影响(固态型P=0.373 3、液态型P=0.903 3).工蚁对液态食物的喜好强于固态食物,携带液态食物的工蚁的平均比例[夏季:(36.58±8.74)%,秋季:(37.60±5.16)%],显著地高于搬运固态食物的[夏季:(8.03±1.66)%,秋季:(7.30±1.71)%].取食固态食物、液态食物以及负责防御的3类工蚁的个体多态性均呈连续性偏态分布,其平均头壳宽度分别为(0.652 4± 0.007 1)、(0.636 1±0.006 2)和(0.636 3±0.006 4) mm,而且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刘飞飞 , 王建盼 , 林源 , 毕守东 , 周夏芝 , 邹运鼎 , 冷鹏 , 华余琴 , 蒋筠雅 , 李霞
2014, 35(6):67-7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13
摘要:【目的】系统调查黄山大叶种茶园4种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茶蚜Toxoptera aurantii、萤叶甲类Galerucinae和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speculum及其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 【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分析4种害虫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应用密切指数之和综合评判4种害虫的天敌优势种. 【结果和结论】春夏季与秋冬季之间4种害虫的优势种天敌差别较大.春夏季假眼小绿叶蝉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茶色新园蛛Neoscona theisi 和锥腹肖蛸 Tetragnatha maxillosa;茶蚜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异色瓢虫 Leis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和锥腹肖蛸;萤叶甲类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八点广翅蜡蝉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锥腹肖蛸和鞍形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fus. 秋冬季假眼小绿叶蝉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锥腹肖蛸、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和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茶蚜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锥腹肖蛸、八点球腹蛛和鳞纹肖蛸;萤叶甲类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锥腹肖蛸;八点广翅蜡蝉前3位的优势种天敌是茶色新园蛛、斜纹猫蛛和鞍形花蟹蛛.
张志丹 , 姜海超 , 罗香丽 , 刘鑫 , 董蕊 , 李桥 , 徐丽颖 , 刘淑霞 , 赵兰坡 , 王继红 , 杨达
2014, 35(6):74-7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14
摘要:【目的】揭示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酶活性变化规律,为建立有效的施肥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松辽平原玉米带长期连作玉米的黑土为供试土壤,在田间调查、采样的基础上,测定不同区域、不同剖面构型(“波浪型”和“平面型”)下各类别土壤酶的活性,并对酶活性与土壤养分质量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和结论】土壤酶在土壤循环中起到了生物学催化剂的作用,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具有较强相关性,可以作为表征土壤肥力的指示性指标,其中脲酶活性表征不同条件下土壤肥力水平的效果较好.
邝雷 , 邓小梅 , 余斐 , 刘晓瑞 , 张硕 , 陈晓阳
2014, 35(6):79-82.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15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肥配比下任豆 Zenia insignis 苗高、地径、生物量、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等特征的变化,找出最优配方施肥的方案.【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任豆容器苗进行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结果和结论】施肥对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不同营养元素及其配比对任豆苗木的影响效果不同.N4P4K2 和 N3P4K3 处理对苗高和地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分别比对照增长了251.99%和214.75%,N2P4K1 处理时总生物量最大,比对照增加了298.03%.氮对任豆苗木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磷,合理的氮、磷配比可有效提高任豆苗木的质量.
孙佩光 , 奚如春 , 李俊成 , 欧阳昆唏 , 钟燕梅 , 陈晓阳
2014, 35(6):83-8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16
摘要:【目的】为油茶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为油茶优良品种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来源于江西省的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别.【结果和结论】11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32个,多态性位点占比为95.6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距离介于0.255 6~0.738 4,平均遗传距离为0.599 9,表明这些油茶无性系的地理来源相近.在遗传距离为0.528 0处,可以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分为5组.利用筛选出的引物构建了2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每一对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均可以用于25个优良无性系的分子鉴别.
2014, 35(6):89-9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17
摘要:【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从丰富的尾叶桉 Eucalyptus urophylla 种质资源中鉴定出育种上迫切需要的优异基因,初步构建了尾叶桉核心种质,以便简化管理,提高遗传资源在尾叶桉改良中的利用效率.【方法】以尾叶桉27个种源194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等17个数量性状为依据,采用不同的取样比例(5%、10%、20%、30%和40%)、3种遗传距离计算方法(欧氏距离、标准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4种系统聚类方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不加权类平均法和离差平方和法)和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构建尾叶桉核心种质资源库,利用均值差异百分率(MD)、方差差异百分率(VD)、变异系数变化率(VR)和极差符合率(CR)作为构建核心种质的评价指标.【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采用10%的抽样比例、标准欧氏距离、最短距离系统聚类法和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构建的包括25个种源100个家系的尾叶桉核心种质最能代表原有的种质群体.
2014, 35(6):94-98.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18
摘要:【目的】筛选出具有木质素降解功能的菌株,用于园林废弃物降解.【方法】通过对从园林废弃物高温好氧发酵堆体中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出目标菌,并将该菌接种在灭菌的小叶榕枝条上,测定小叶榕枝条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目标菌为一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在小叶榕碎枝条上接种不同用量(5%、10%、15%)的该菌一级发酵液,培养45 d后,与对照相比,木质素质量分数可降低22.48%,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可降低26.60%.
2014, 35(6):99-103.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19
摘要:【目的】优化气力板式蔬菜排种器气室结构参数,简化气室气流体为定常不可压的湍流模型.【方法】选用 ANSYS 软件的 FLOTRAN 模块,对不同气室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和结论】相对整体矩形空腔结构,矩形横槽和纵槽连通气室结构更能节省气流量,提高整体强度;双气源口结构相比单气源口结构相对压力损失小,流场分布均匀性更好;优化的气源口位置在距排种器两侧边缘第4个和第5个吸种孔之间;气室槽深越大,过渡区域相对压力损失越小,吸种孔入口处的相对压力和速度分布越均匀,但排种器整体结构尺寸增大,气腔内形成一定相对压力的稳定流场所需时间更长,槽深取4 mm综合较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吸种孔入口中心处,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比较接近,趋势上具有较高一致性,表明仿真分析优化气室结构参数可行.
李小霞 , 陈锋 , 潘庆 , 陈翠英 , 谭玉文 , 雷小婷 , 曹俊明
2014, 35(6):108-112.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21
摘要:【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硒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41±0.01) g的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720尾,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容积250 L)中进行为期56 d的生长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硒(酵母硒)0、0.15、0.30、0.45、0.60、1.00 mg·kg-1 ,制成6种不同硒水平的半纯化饲料,实测饲料硒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41、0.56、0.68、0.84、1.20 mg·kg-1 .【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添加酵母硒对凡纳滨对虾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硒水平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不断升高,在0.84 mg·kg-1 硒组达到最大值.各试验组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硒含量为0.98 mg·kg-1 时其生长性能最高.
王云贺 , 王志春 , 杨帆 , 安丰华 , 杨洪涛 , 鲍达
2014, 35(6):113-116. DOI: 10.7671/j.issn.1001-411X.2014.06.02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脱硫石膏施用量对稻田碱土和排水中可溶性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脱硫石膏3个施用量29.17、16.68和4.17 t·hm-2 (分别记为S1、S2、S3)对水田排水中可溶性盐分浓度的影响和苏打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和结论】除碳酸根外,水稻分蘖期后水田排水中可溶性盐分的浓度趋于稳定,pH、电导率和残余碳酸钠含量(RSC)基本不变;0~20 cm耕层土壤电导率随着石膏施入量的增加而升高,S1和S2 处理10~20 cm土壤的电导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pH和钠吸附比(SAR)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0~40 cm 土壤S1处理的脱盐效果好于S2和S3处理.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510642 电话:(020)85280069/38746672